第896章 908.赵匡胤,宰相当用读书人。(4700字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96章908.赵匡胤,宰相当用读书人。(4700字求订阅)
    聊天群中,当皇帝看到陈通的信息后,都感觉太滑稽了。
    不过最兴奋的那就属于刘邦了,他觉得这是干的漂亮。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赵匡胤干的这件事,简直跟刘邦给儒生的帽子里面滋尿,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觉得赵匡胤有可能是老刘家的人。”
    “这事太解气了。”
    “我就讨厌儒生那种娇柔造作的模样,连架都不会打,还是个男人吗?”
    “不会打架的文人,那绝对不是一个好文人!”
    “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观,那就是:能动手绝对不哔哔。”
    ………………
    吕后一翻白眼,他怎么听刘邦说话这么来气呢?
    不过他也觉得这事干得漂亮。
    第一太后(炎黄第一后):
    “这叫重文轻武吗?”
    “这简直是在侮辱那些文官呀!”
    …………
    岳飞心情畅快无比,他仿佛都能看见当时文官那一张便秘的脸。
    什么时候,文官受过这种鸟气呢?
    什么文人清贵,武人粗鄙,最后你还不得靠打架来决出胜负吗?
    我还当你不动手呢?
    结果,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怒发冲冠:
    “我觉得在那些文官的眼中,在儒门的眼中,宋太祖干的这件事跟挖了儒门的祖坟性质差不多。”
    “儒门真正赖以生存的,那就是他们宣扬的那一套。”
    “如果他们还得像市井小民一样靠拳脚来解决问题,这不就是赤果果的打脸吗?”
    “看他们以后还敢宣扬什么文人清贵,还不是在事关利益的时候,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
    秦始皇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他就知道,一个开国之主那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人。
    如果赵匡胤跟他的弟弟赵光义一样愚蠢,那大宋就不可能建立,根本就不可能结束大分裂时代。
    大秦真龙:
    “这就很有意思!”
    “其实不用这些证据,用脑子稍微想一想也知道,在赵匡胤时期重文轻武那是不存在的。”
    “赵匡胤还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在这个时候,你就是再拔高文臣的作用,”
    “那文臣的作用也绝对超不过武将。”
    “武将随便立个战功,那都可以越级升迁,文官却要靠苦熬资历。”
    “只要聪明的人就知道,在那个时代,真正的机会在哪里?”
    “聪明的人扎堆到那个赛道,哪个赛道就会蓬勃发展。”
    ………………
    众人都觉得秦始皇说的有道理,到底选文还是选武,就要看那个社会给予文官的机会大,还是给予武将的机会大。
    傻子都知道,在战乱年代,武将的机会才是最大的!
    而在和平时代,才是文官升迁最快的。
    在还没有完成统一战争,就嚷着重文轻武的人,那绝对是反智人群!
    此刻的李世民心里面像是塞了一个石头一样,憋的难受。
    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匡胤竟然还会来这么一手?
    竟然会让文状元的靠打架来争夺名次,这操作就有点溜了。
    但他此刻却不想这么认输。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科举只是重文轻武的一部分。”
    “而赵匡胤真正重文轻武,那是在他选择使用文人治国,而不是说去发展科举。”
    “你们不要搞错重点!”
    ……………………
    朱棣现在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了,现在只能等待陈通的回答。
    毕竟他觉得自己对赵匡胤时代的历史了解的简直太少了。
    这么有意思的事竟然都不知道。
    崇祯却没有这么多顾忌,反正他是群里面最蠢的,犯错怕什么?
    他按照自己对赵匡胤时代的记忆,又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
    自挂东南枝:
    “刚才我查了一下,好像是有赵匡胤让人打架来决定状元的事情。”
    “但正如李二所说的,科举考试只是重文轻武的一部分。”
    “真正大幅度录取文官的人是赵光义。”
    “但是,从宋太祖时期开始,就提出了一句著名的话,宰相当用读书人!”
    “这就是赵匡胤自己说的。”
    ………………
    李世民此刻真想摸摸小蠢萌的脑袋,你真是干的漂亮!
    他都不知道,赵匡胤还说过这句话?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这下不要太明显了!”
    “赵匡胤自己都这么说,表明了家国大事必须得用读书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