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抢木星!一吨氦三足够帝都用一年!(四千五百字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牵引力光束,这种变态级别的生产力工具给搞出来了。
    任何一个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都清楚知道牵引力光束的伟大意义,它是人类手臂的延伸,是强大的物质控制工具。
    虽然牵引力光束不像精密机械臂那样灵活,能完成纳米级超精度仪器组装,但牵引力光束可以伸展更远,控制重量惊人的物体。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要牵引力光束能量足够强,甚至可以抓住一颗行星,然后丢出去,在太阳系里打保龄球。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实际应用中,牵引力光束如果能达到工业级别,提升轻重工业效率,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你们看,木星大气已经扩散到沙漠方舟号内部了。”
    “没关系的,沙漠方舟的驾驶员是人工智能零,所以高原这家伙根本不在乎气体外溢,只要不对船体造成损坏就好了。”
    “哎,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呢,现在才发现,好用的人工智能竟是如此厉害,无人飞船除了功能,什么都不用在乎,食物,淡水,氧气,哪像我们,研究个载人飞船用的马桶,都花了几千万美元。”
    “高原这家伙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却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它造的东西不一定好看,但肯定好用,这一会儿的功夫,好几百公斤氦三装进仓库了。”
    “这还只是资源采集的最初阶段啊,人工智能在不断收集数据,调整效率,离心机也没有进入全速工作状态,过两天,沙漠方舟号的效率应该会更高。”
    “装满二十万吨氦三,然后返回地球,天呐,只要想想这件事,我就觉得自己要疯了,一船二十万吨,五船就是一百万吨,除去采集时间,来回航程只需要十天,这还怎么和华夏竞争?”
    “看来高原渴望的能源自由,真就要实现了。”
    毕竟是全球顶尖大佬,众人虽然震惊到了极点,但也没怎么大呼小叫,很快他们就收拾起心情,用压抑的声音相互念叨。
    沮丧和悲观总是在所难免,毕竟差距越来越大了。
    最气人的是,你要说华夏多么强势,多么咄咄逼人,还真没有。
    因为华夏出了高原这奇葩,和之前科研界紧盯西方的情况不同,高原和西方没什么关系,不合作,不往来,不在乎。
    高原的黑科技产品,除了少部分不上市的核心产品之外,西方如果真想买,也是能买到的,只不过要加钱,费点周折而已。
    但弄到手之后还想找高原售后服务,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从来就没进入过西方市场,谁卖给你们的,你们找谁去。
    这就很尴尬了,西方憋着一股劲,要和高原一争高下,高原眼睛里却只有华夏这一亩三分地,从来不接招,给人西方一厢情愿的感觉。
    不是合作关系,也不是竞争关系,事实上,无论高原干什么,和他们根本就没关系。
    ……
    “乌拉!”
    “万岁!”
    “已经一千公斤了,我们已经从木星开采到一吨氦三了!”
    “牛逼!这效率实在太牛逼了!”
    “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亲眼看到我兔向木星进军!”
    “爷青回!简直像在看科幻电影一样,小时候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们的口号是?”
    “抢钱抢粮抢木星!”
    “我们的口号是?”
    “抢钱抢粮抢木星!”
    弹幕爆炸般迅速刷新,所有人都为从木星开采到第一桶氦三而兴奋,同时对未来充满无数美好的希望。
    一个独属于华夏的星际时代,正在无可阻挡的滚滚而来,每一个华夏公民,仿佛都感受到了宇宙那扑面而来的幽暗和冰冷。
    尽管如此,但没有人恐惧退缩,因为经历过无数惨痛的教训,无数次回顾历史之后,人们终于明白在文明的道路上,只有前进才是唯一的方向。
    罗马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巴比伦人,已经成为历史的文明无一例外化作灰烬,成为教科书里后人学习的素材。
    华夏人会怎么看曾经无比辉煌的古罗马帝国呢?
    顶礼膜拜吗?
    当然不是。
    一个思想端正的父母,应该这样教育他们的子女,“虽然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但他们放任蛮族不加以足够的防范和控制,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你长大以后,千万可别学他们。”
    看见没有,任何被毁灭的文明,都是后来文明的反面教材。
    华夏作为地球上最后一个古老文明,如果不想像他们一样灰飞烟灭,就必须不断从过往的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同时拒绝天真,永远对周围的一切充满警惕,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高原笑了笑,面对镜头语重心长说道:“众所周知,氦有八个同位素,其中氦三和氦四是最稳定的,氦三是无比强大的聚变物质,其聚变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