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迟得不到一份结论。
时至今日,再观那少年,窥其得一座天下的剑道气运馈赠,得扶摇千古剑修之青睐,为了什么?
自然也是为了变强。那么,变强以后呢?
肩负起境界之人,自然也要肩负起对得起这份境界的责任。
此前我隋玉成心心念念之“修道练剑为何?”,便是如今你李子衿时时刻刻所想之“身前无人”。
隋玉成修道,修的是个“有”字,李子衿修道,修的是个“无”字。
而那位开天飞升的隋天人,扶摇天下唯一一位十一境剑神,早在冥冥之中就替自己的孩子,铺好了剑道登顶的“契机”。
源于孩子年幼时自己的无心之语,那句简单纯粹的“为了守护想要守护的人”。
这是隋天成的“有”。
山下凡夫俗子常常感慨造化弄人,山上炼气士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追寻了数十年的答案,其实从一开始就摆在自己面前,只是自己从未发觉时,心中自然是喜忧参半,五味杂陈。
都不知道是该谢谢老天爷让那个答案出现的如此“廉价”,还是该埋怨老天爷不按常理出牌。
而李子衿的“无”,便来自于那份渴望变强,要在一剑过后,身前无人的坚定信念。
他李子衿要站在所有朋友最前方,将亲近之人都护在身后,直面一座妖荒天下的千万大军,直面数位十境大妖,直面那策划布置了这一切的枭雄妖祖,一剑过后,身前再无敌人。
因为朋友,皆被他护在身后。
而之所以,父亲隋天人,会说李子衿便是剑主。
其实从来都不是“剑主”选择了李子衿,是李子衿选择了成为“剑主”。
能力与责任,是相对的。正如扶摇人老生常谈的那句“能者多劳”,对那年轻剑客颇有些不公平,可面对一座天下的成败,世间万万人的存亡,那么一人的吃亏与否,便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
父亲的安排,无可厚非。
三教祖师的推波助澜,亦是情理之中。
至于这场妖荒天下图谋已久的战争,极有可能被那位承载一座扶摇天下气运的剑主,“一剑”扭转。
想通这一点后,那位不夜山山主,大笑着释然,痛快至极。
扶摇天下迎来了一缕曙光。
李子衿将承影剑收入剑匣,不夜山上空那些精粹至极的剑道气运也消失不见,悉数被他吸收入体。
识海之中的灵气,从未如此充沛过。
好像跟今日李子衿之识海比起来,往日李子衿体内的,远远称不上识海,只能称作识河、识溪、识涧、识泉。
唯有如今,距离十境一步之遥的李子衿,体内那是名副其实的识海,灵气储存,如海无量。
苏斛从屋顶飞跃而下,对李子衿施了个万福,笑意吟吟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如今公子已是扶摇大剑仙了,厉害厉害。”
武夫宋景山从睡梦中惊醒,看见练剑台那边的青衫剑客,如今真长成大人模样了。
少女陆知行将烟霞剑放在双膝之上,双手抱拳轻轻压在剑上,坐在不夜山祖师堂门外,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青衫剑客闷葫芦,好像他身上散发着光。
袁天成分身乏术,便只遥遥以心声对李子衿说道:“恭喜李宗主剑道更上一层楼,得李宗主如此助力,乃不夜山之幸事。”
李子衿只是心念微动,便以心声回答道:“袁山主客气了,晚辈受不夜山照拂不少,理应报答。”
随后,那个换回了一袭青衫的剑客,才蓦然愣了愣,然后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想不到我李子衿如今,都已经可以以心声回复他人了。
他将剑匣背在身后,转身朝天空中某处重重抱拳。
谢扶摇天下诸位前辈,散道之恩。
雨落下时,已不再打湿那青衫,而是自行滑落两旁。
年轻剑客雨中行走,身上宛若有一层屏障,自行将雨水隔开。
他笑着朝不夜山祖师堂那边问道:“知了,御剑乘风是什么感觉?”
陆知行眉头一挑,“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李子衿伸出左手,绕过背后,轻轻拍打剑匣。
一柄漆黑如影的仙剑骤然飞出,悬停于剑客身前一丈。
他脚尖发力,轻轻点地,飘然跃于剑上。
青衫踩青锋,御剑乘风去。
————
永安渡口。
仓庚州一州山河破碎,十不存一,眼下燕国永安渡,成为了几乎已经不复存在的仓庚州,唯一一座尚且保存完好的仙家渡口。
扶摇天下的炼气士援军,几乎都聚集在永安渡、永安城,以及燕国旧城池驿道上。
在这边安营扎寨的,除了以燕王秦云为首的燕国兵马,还有临近的桃夭州以及蒹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