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五十九章 春宵少年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至于一个与自己同为三境炼气士的吕高阳都可以成为一座藩属小国的第一镖师呢?
    金淮书铺那位儒衫老者倒是笑着说了一种名为“见闻偏差”的理解,是说李子衿此前遇见的大修士过多,并不就代表一座天下九州普遍都拥有这样的山上力量。虽然鸿鹄州的确算是扶摇九州之中,山上修士最少,且炼气士境界普遍偏低的一州,但是即便是山巅修士极多,山上仙宗也极其昌盛的其余几州,如桃夭州、仓庚州、蜉蝣州、玉藻州,这些地方也并不是就金丹遍地走,元婴多如狗的。如同李子衿言语中的两位书生、两位女子剑仙,年纪轻轻便是八境九境的修为,哪怕放眼整座扶摇天下,都可以算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只不过恰好少年遇见了几位高境界修士而已,所以才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
    为了证实自己这个观点,老人甚至还向李子衿讲述了何为“扶摇十人”,何为“扶摇年轻十人”,何为“鸿鹄州十人”。按照李子衿的说法,那两名书生,即便不是扶摇天下年轻十人,至少也会是仓庚州年轻十人,是那万中无一的修道种子,天才中的天才。
    至于李子衿口中的两位女子剑仙,儒衫老者更是早就有所耳闻,关于唐吟,自然不必多说,在老人还身为道玄书院山长时,便与云霞山常有书信来往,直到前一阵子,唐吟打破九境桎梏,跻身十境剑仙,成为扶摇天下十人之一,修为境界自然不必多言。后来唐吟带领云霞山一众女修,赶赴桃夭州,支援桃花渡夜叉山魔窟之时,老人还飞剑传信夜叉山,提醒唐吟如何应对魔罗天下魔物。两人早就有交情,那位女子剑仙,可不是什么寻常人,她的修道天赋,百年难得一见。
    而关于另一位名为云梦的女子剑仙,儒衫老者便只是一笑置之,没有向李子衿细说,只说他的身份,不方便透露那位女子剑仙的事情给李子衿。日后得闲,让少年自己寻她问去。
    老人说了一堆,无非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
    那就是让李子衿绝对不可以把自己提到的那些天之骄子中的天之骄子,拿来跟寻常炼气士相提并论,如梁敬、赵长青这两位大煊才子,在扶摇天下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如唐吟、云梦两位女子剑仙,更可以说是百万、千万人中,也未必能有一个。
    一国之境、一州之地、一座天下的文运和武运,都是有限的,每一国、一州、一座天下,能够出现的天之骄子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假如出一人,独占一国、一州、一座天下气运,那么与那人同一时代的其他山上修士,便只能终生望其项背。
    假如有两位、三位天骄出世,那么便是那两三人瓜分一国一州一座天下的气运。以此类推。
    所以鸿鹄州炼气士虽然少见,却也没能出那么一两位山巅修士,其中缘由便极为耐人寻味了。
    是什么东西,在窃取鸿鹄州的气运?
    儒衫老者来到郑国金淮城已有十年时光,他也一直在寻找这个原因。甚至可以说,老人当初就是为了寻找这个原因,才从仓庚州远赴鸿鹄州。
    从儒衫老者这里,少年得知修道一事,从来都是无比艰难的,修道之初,从来都是起步之时人挤人,可“道”走得越长,走得越高,身边的人便会越少。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很难陪一位炼气士走到“道”的后半程。甚至到了“道”的至高点,或者说是前人未所能及之处,便会出现身前身后皆无人的极端情景。
    老人向李子衿解释修道不易,天下炼气士依旧是以五境之下修士为主,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攀登到六境,那位儒衫老者最后眼神颇有深意地以八个字作为那次谈话的结尾。
    大道之上,一人独行。
    李子衿以食指中指捻住神游符,刚打算在心中默念口诀,催动神游符,阳神出窍。结果就发现从缉拿衙走出两人。
    一人身穿千金裘,腰悬宝剑。
    一人手中握剑,侍从模样。
    李子衿第一眼便认出了穿着千金裘的那人,正是缉拿衙追凶使,乔宏邈。而那位乔大人身旁的侍从,难道就是地网炼气士?
    还是剑修?
    少年眯起眼,默默将一张神游符收回袖中,看着两人坐上马车,算上一位替二人充当车夫的武夫,那辆马车上便有三人,不便在此动手。而乔宏邈此时离开府邸,要去哪里?
    “坏了。”李子衿心想。
    夜里街上本就没有什么行人,若要跟上马车的速度,便意味着李子衿需要一直运转识海内的灵力,将灵力和一口武夫真气全都凝聚在脚底,如此才能极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脚力。可若这般行事,极有可能被乔宏邈身边的地网炼气士发现,对方也是剑修,洞察力应该相当敏锐。
    等等,那个方向是······
    夜色里,李子衿目送那辆马车逐渐远去,他转身掉头,在房顶上抄捷径,去往心中猜测的那个地方。
    ————
    考榆坊今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