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九十三章 薪火怎相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山山主才以心声回复,听起来有些疲倦,没有再与袁天成寒暄,而是言简意赅,开门见山道:“若无师承,代我收徒,若有师承,结交香火。”
    这一句心声言语之后,不夜山山主切断了与袁天成的交流。
    在这位不夜山副山主的心湖之上,那抹金色涟漪,逐渐缩小,最后凝聚成一个金色小点,再然后,湖面归于平静。
    袁天成退出心神凝视,“睁开眼”,继续望向下面的问剑台,看着下面那个正在默默观看问剑台上两人比武的青衫少年。
    老人没有想到山主竟然想要收李子衿为亲传弟子。
    随后袁天成淡然一笑,“山主亲传,听起来是要比副山主亲传,厉害一些。”
    罢了。
    ————
    李子衿打了个哈欠,有些犯困。
    一来是昨夜着实没有睡好,就好像隔壁有人一直俯首在墙上,听着自己房间的一举一动一般,让少年总觉得怪怪的,时至半夜,都还辗转难眠。
    二来是后面这群跳上问剑台的剑修们,打得真没什么意思,除了几个不夜山剑修之间的问剑,还算有点看头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剑修,都剑术稀烂,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剑招,看一遍就被人家给记住,第二次就被别人破解了,然后就是等输。
    还真不是李子衿目中无人,而是那些剑修出剑太死板了,一招一式,太过标准,就跟他们宗门剑谱上画的一模一样。
    对习武之人来说,不论剑修还是武夫,在一窍不通的时候,跟随剑谱、功法上的招式练习,可以帮助自己少走弯路,至少大方向要正确。
    有了一个方向之后,便应该进一步精进,将一招一式,都练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这个时候,再单纯地根据剑谱上的剑招练习,便不会有多么大的建树了。
    要想真正走得更远,肯定是需要自己拓展剑招剑式,不说自创一套剑法,至少也应该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动,推陈出新。
    如此才能够逐步登高,若是个个都只会照葫芦画圆,只能一板一眼地根据师父教的东西“复刻”于身,那么岂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学而不思则罔,很多人学习宗门剑谱、功法,都是只学,不想,无法理解每一招一式的意义所在。
    这样就不能合理的运用剑法和功法,与人对敌,便只会一板一眼地按照剑谱出剑,有何意义?
    就是天赋再高,资质再好的剑修,若是只练剑,不思考,又能把一个前辈的剑术,学到几成?
    十传九,九传八,八传七,最后传来十不存一的时候,后人还学什么,还谈什么薪火相传。
    不夜山倒瀑之下,在瀑布里面,山崖崖壁之上,有山主亲自题字,是借鉴了一位圣贤,从他的文章中,拿出了那句“弟子不必不如师”。
    就是告诉不夜山的弟子,要敢于去想去做,跳出剑谱之外,懂得推陈出新。
    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夜山日益壮大,而不是坐吃山空,一辈不如一辈。
    不夜山在传授宗门弟子剑道之时,便极为推崇山崖崖壁之上那句话,不夜山作为扶摇天下十大宗门之一,藏书楼剑谱无数,但是从没有哪个不夜山弟子,会逮住一本剑谱,完完整整地将其复刻于身。
    大多数剑修,还是选择吸取百家之长,这本剑谱重剑招,那就好好学它的剑招,这本心法重剑气,那就学它的剑气,另外一本重剑意,那就学它的剑意。
    学剑之时,还要思考这一招为什么要这样用?
    为什么横扫之后,要接斜劈,为什么腾挪之后,要接踩踏。
    什么时候使用“变招”?刺剑能否转换为挑剑、砍剑、劈剑。
    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十三种剑招又能不能脱离剑谱,自己重新排列组合?
    这些问题,都是一个不夜山剑修必须要去思考的。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什么同一种功法,每个人上限不同?
    除了天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思。
    天赋再好,不思也无用。
    大部分不夜山弟子,都不会刻板学习剑谱上的招式。
    所以在李子衿眼里,今天这群跳上问剑台的剑修里面,除了黑衣少女明夜,苍云剑派丁昱,不夜山徐天宇,以及其他几个不夜山剑修,剩下那些,都不如何。
    在经历了一天问剑之后。
    最终入围的剑修,有十六人。
    问剑行这一个环节,只占据朝雪节四日时间,也就是说,当不夜山朝雪节的“春”过去,“夏”来临,也就宣告着问剑行的结束了。
    所以不可能有多少人报名,就让多少人比试完。
    想要跳上问剑台的,远远不止那些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
    有一些是腿慢,来不及上台就被人家抢了先机,有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