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山着想,也在为自己的家人着想。惊吓之下,连忙向母后道歉,并承诺不再提起此事。但在他心中,依然觉得,自己的母后太过危言耸听了,有自己在,断然不会出什么事情。
赐爵封侯之事,就此告一段落。但是皇朝内部远远没有平息。特别是马氏兄弟听闻此事之后,原本以为自己可以“一展抱负”,高兴之余,没有料到,如今都化为泡影,实在是心有不甘。但要他们去找太后理论,却是万万不敢。直到有一天,太后忽然记起,自己的母亲蔺夫人去世之后,马氏兄弟将其与马援合葬。合葬之时,为彰显马氏一族的功绩,特命人将陵墓加高。马氏太后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便再次召集马氏兄弟入宫,特别是对其中颇通晓礼仪的马廖进行劝解,希望他能够严格按照祖制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氏一门长盛不衰。
马廖见此,也深刻地感受到太后的苦心,遂命人将马援的陵寝铲低。为防止马家之人此后生事,干涉国家朝政,太后还连发几道诏令。不准马氏之人通过自己的身份牟取私利,如果此后马家有人被查出确实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情,必将严惩不贷。马氏为了给皇朝做表率,以身作则,过上更加简朴的生活,并广为推广。自此,马氏一门与刘炟等人对封侯赐爵之事一直没有再次提起,马氏也因此而名扬海内,其贤德美誉名满天下。
建初三年(公元78年),自马援被梁松诬害已经过了二十九年。刘炟派五官中郎将持节追策,追谥马援为忠成侯。马援身上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这使马太后非常高兴。
浮尸百万,流血漂橹
建初二年(公元77年)夏,边关告急,西凉地区传来紧急文书:“臣等有罪,金城、陇西、汉阳三郡发生羌人变乱,祈请皇帝陛下尽快发兵,镇压叛乱之徒,以正法纪!”
这对于刘炟而言,无疑不是什么好消息。原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暂时安歇一阵,孰料出了这等事情。可是不管怎么样,刘炟作为一国之君,势必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面对这件事情。
于是,汉朝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处理羌人叛乱事宜。当前洛阳在陇西委任的太守是孙纯,颇得皇帝和朝廷的信任,有他暂时抵挡西羌的叛军,朝廷也很放心。经过商议决定,朝廷暂时不需要派遣大规模的军队前去镇压,以免事态恶化,到达难以收拾的地步。只需要边境太守们竭诚努力,这股叛乱也就顺理成章地会被镇压。而且皇朝年年用兵,皇帝刘炟早就制定了与民休息的既定国策,朝令夕改,非明君所为。对付如此小规模的一场变乱,朝廷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兴师动众。
在汉朝商议对策的同时,羌族各个部众之间当然也不会闲着。一方面加紧对于凉州各地的攻伐;另一方面,则是联合各部,一致对外。他们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叛乱,便是灭九族的大罪。因此,不成功则成仁。
这时候,羌族最大的部落烧当羌也受到叛乱的羌族部众的感召,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羌人曾经与汉朝有过一场大战,虽然初期取得很大的胜利,但是后来由于汉朝兵员、钱粮源源不绝,羌人难以自足,使得羌人与汉朝的作战变得越来越艰难。加上后来汉朝正确的军事策略,战局急转直下。最终羌人战败,其首领滇吾被汉朝软禁致死。事隔多年,烧当羌依然没有忘却以往的仇怨,目前烧当羌的首领正是滇吾的儿子迷吾,乍听闻卑湳、勒姐、吾良三部落举兵抗汉,迷吾不禁大喜。他觉得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他急忙召集部族中的各个长老商议,决定举兵,号召所有的羌人团结起来,报仇雪恨,对抗汉朝暴政。
羌族诸多部落之中,烧当羌无疑是势力最大、威信最广的部族。因而只要他们一反,所有羌人就会云集而响应。一时之间,凉州局面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金城、陇西、汉阳诸郡也开始行动起来,但是此时迷吾与羌人诸部族的联合,共有五万大军。而朝廷留在这三个郡的军队,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还不及羌人军队的骁勇善战。
千里凉州,死于战乱的官兵数以万计,百姓饿死、被杀死的更是无以计数。人间地狱也不足以形容其战争的残酷和惨状。自汉阳、金城两郡被羌人围住,凉州就只能依靠陇西太守孙纯进行殊死抵抗了。虽然战局对于汉朝而言,十分不利,但太守孙纯不仅没有丝毫灰心丧气,还积极鼓舞将士,组织他们凭借陇西郡的坚固工事进行积极的防御和抵抗。在他的有效抵抗之下,羌人叛军的攻势得以暂时控制,于是孙纯派人远去洛阳求援。但是此刻的朝廷,并不准备出兵,而是派遣吴棠戴罪立功,封其为护羌校尉,坐镇安夷。在他和孙纯的努力之下,西凉的局势得以暂时稳定,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支援,西凉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恶化。
同年六月,羌人携前朝旧事之遗恨,率领羌族全部精锐,接连攻克金城、汉阳等郡。整个凉州陷入一片危机之中,汉朝在这里的统治仿佛已经不能长久。难道这里又要重新归于分裂的局面吗?
不久,消息传到汉廷,刘炟等认为吴棠办事不力,于是将其召回京师洛阳,革职查办。此时此刻,朝廷终于着急起来,急切地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物。
当此之时,朝堂之上有人谏言说:“武威太守傅育久经沙场,素能得群胡之心,可以派上用场!”傅育此人为官清廉,从政十几年以来,从不贪赃枉法。就是朝廷给予他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俸禄,也让他拿去接济了周边治下的百姓。所以多年过去,其家里还是一贫如洗,只留下一个清官的好名声。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值此国家危亡之际,便有人想起,二十年前,他还是一个小将之时,就与马武参加过第一次平定羌族叛乱的战争。通过这一次战争,军中许多人认识了傅育这个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大将。此后,傅育被任命为武威太守,为汉朝镇守西北边疆。多年下来,他也经历了无数次大小战事,逐渐成熟起来。震慑西北,威震天下!经此一说,刘炟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一半,他急忙任命傅育为护羌校尉,领兵万余,以平定西羌的叛乱。
当然,说刘炟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并不是指还没有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是整个对羌族士兵的战争,仅仅依靠傅育,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多年过去,傅育已经比较老了,难以将羌族叛军一举歼灭。所以,要放下皇帝刘炟悬着的另一半心,就必须还要找一个可以挂帅的人,领兵西去进行支援。
前面提到的耿恭,在被汉军救出西域之后,因为其在西域立下汗马功劳,便被皇帝封为长水校尉,统领着京师五大禁军之一的长水营禁军。一日,耿恭正在家研习兵法之时,突然内廷来人通传,要求他即刻进宫面圣。其实他早就知晓了西羌变乱的消息,而且这些日子,在家里养伤也没有闲着,而是在苦心思考剿灭叛军的对策。
刘炟问起,可否有破敌良策之时,耿恭对答如流,大合皇帝的心意。刘炟因此再次对耿恭刮目相看,前面听人说,耿恭治军有方,旗下将士悍不畏死、勇猛异常,军中将士对耿恭更是心服口服。如果说开始之时,自己对于耿恭只能还有所怀疑的话,这下,刘炟可以说是彻底放心了。一时之间,仿佛胜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