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卷的时候,每一份试卷都要三位阅卷官轮流评分,好的几乎不可能被遗漏。
说来巧的也是,锦儿的父亲在随机抽查的时候,恰好就抽到了那位抨击朝政的考生试卷,而锦儿父亲也是对这政策不满的,就破例把这试卷给录取了,当然了,也只是排在了末尾名次。
就是因为锦儿父亲力排众议破例录取,让得这位考生通过了州试,而后进京参加国试高中了,名次不算显眼,处于中等偏下,也就没有人会去嫉妒他,更不会有人去举报他曾经在州试时候抨击朝政的事情。
考上功名,入朝为官,这位官员的表现不算太突出和优秀,不过这位也知道他能够通过州试,到后面通过国试,都是因为锦儿父亲的原因,不然被那些阅卷官把试卷打下来,评上一个妄议朝政的罪名,十年内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那位官员对锦儿父亲很感激,明面上却没有太多来往,因为他州试有污点,要是和锦儿父亲走的近,要是被有心人状告一本,他和锦儿父亲都要倒霉。
明面上没有来往,私下里私交甚密,对锦儿父亲更是奉为恩师,而这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现在饶城府的提学官,也是明年府试的主考官。
“那位大人也曾经托人找过锦儿,只是锦儿觉得难为情不想相见,所以便是改了名字。”
祝明明这最后一句话告诉易云,那位大人并不是做个样子,是真的感激锦儿的父亲,不然的话,和一位犯事的官人后代联系,这要是被皇家知道了,轻则贬职,重则一撸到底。
“祝兄,我和锦儿姑娘也算是相识一场,对于纵火的幕后黑手,对方势力太大,不能替媚香楼那些枉死的人找出真凶,已经是心里无比惭愧了,现在关系到锦儿姑娘的安危,我要是再袖手旁观,那岂不是白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枉为圣人弟子。”
易云的态度转变的很快,快到祝明明一下子都没有反应过来,虽然他心里有大半的把握易云会答应,但在他的预测中,易云应该是深思熟虑后才答应,他都已经做好了给易云时间思考的准备。
“易兄,不愧是我辈读书人的典范。”
憋了半天,祝明明也只能是朝着易云竖起了大拇指,回应了这么一句。
易云笑了笑没接话,他会答应也是做了思考的,只不过思考的时间比较短。
古代科举考试,可不像现代是专家组出题,那就是主考官出的题目,也是主考官一言定考生生死,明年的府试自己是肯定要参加的,但以自己的水平,易云没有把握能肯定通过府试。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