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诊室里,小矮桌是一堆大颗粒积木,高闻星小朋友玩得很专心,时不时地用小手拿起一块积木给妈妈看,骆晓梅陪伴着他,神『色』略微紧张。
骆静语和占喜坐在不远处的椅子,看着高元和一位中年女医生交流。
高闻星刚满十五个月,一个月进行了双耳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这一天,是他开机调试的日子。
高元坐着轮椅,和医生聊了一会儿后,轮椅转到骆晓梅身边,对她打手语道:【晓梅,以开始了。】
骆晓梅让到一边,耳蜗厂的听力师在高闻星身边坐。
星星发现妈妈走开了,抬起头“啊啊”地叫了几声,骆晓梅对他打手语:【星星乖,乖乖。】
高闻星能看懂妈妈的简单手语,又看到爸爸,咧着长了六颗牙的小嘴巴笑了起来。
他是个漂亮的小男孩,只是这时候剃了个光头,两只耳朵方偏后点儿的位置戴着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头件,是两个黑『色』的扁圆形设备,比一元硬币大一圈。
头件是人工耳蜗的植入设备,在头骨和头皮之间,头件戴去是靠磁铁与体内设备贴,随时以拿。和头件用线路连的是一个小盒子样的言语处理器,夹在他的小肩膀。
人工耳蜗的工原理,是由头件中的麦克风捕获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传递到言语处理器。处理器按照程序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植入患者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从而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星星还小,高元和骆晓梅为他选耳背式处理器,耳背式要一直戴在耳朵,对一个才满一岁的小孩来说太重了。就算选的是体配式,星星都总想拿掉,包括脑袋的两个头件,每次『摸』到都要闹。
高元和骆晓梅费了很大的劲儿才让儿子适应了这组体外机设备,虽然开过机,医生也嘱咐过要让孩子每天都戴,要让他习惯这几样东西的存在。
在耳蜗体外机还研发到更小更轻的现阶段,星星的生活离不开这两个头件和言语处理器。
骆静语和占喜也走了过去,他俩是高元叫来的。
高元并不知道他们去咨询过试管婴儿的事,一直心着骆静语对“孩子”的态度,觉得这也是小舅子和占喜来能会面临的问题,纯粹想让骆静语一起来见证星星听到声音的这一刻,想要给他更多的信心,让他知道,先天『性』耳聋已经不是医学难题。
听力师之对高元解释过,他设置的程序里,刚开机后,声音会非常小,这样的音量要让星星习惯半个月再做调试。之后每半个月调试一次,先让孩子从无声世界进入声世界,再慢慢让他感知声音的来源,音量的大小,然界声音和人类说话的区别,以及话语中的不同含义等等。
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星星在适应声世界后,要进行长期的听力和语言训练,目标是让他在三周岁后以进入普通幼儿园,之后进入普通小学,顺利地融入到健听孩子中去。
一切准备就绪,听力师准备开机。
诊室里鸦雀无声,所人都屏气凝神地等待着。
骆静语似乎比高元都紧张,占喜牢牢地握着他的手,能感觉到他的指甲都抠进了她的掌心。
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听力师和星星,听力师早已习惯这样的场面,很轻巧地就帮星星开了机。
他看着电脑屏幕,其他人都看着星星。
多神奇啊,仿佛就在一瞬间,原本玩着积木的星星愣了一,抬起小脑袋茫然地看看周围,紧接着嘴巴一咧,“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哭了两声后他又停了来,眨巴了一眼睛,怜巴巴地望向骆晓梅,向着妈妈伸出小手,哭得更加大声。
听力师让骆晓梅过去抱抱孩子,安抚一。等骆晓梅抱住星星,听力师开始节奏地敲击桌面,星星像是吓坏了,缩在妈妈怀里哭得气不接气,不停地转脑袋,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听力师又拍了拍手,拿起一发声物品,在星星身边转着圈儿从不同的地方发声,时能让他看见,时不能。
在他做这事时,星星都给出了反应,哭的叫一个惨,几次以后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抬手去抓脑袋的头件,想把它们拿来。骆晓梅抓住他的手,他扭动着小身子,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
听力师停,声音发得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又去电脑调试一。就这么“折磨”了星星好久,听力师示大安静,再用物品发声,星星像是感知到什么,神『色』从惊慌失措渐渐变得平静,躲在妈妈怀里一地抽泣着。
安静了一会儿后,听力师又开始发声,星星立马开始第二轮的狂哭。
女医生在高元身边笑了,说:“看来效果不错,孩子害怕和哭闹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开机后的第一反应都不一样,这么小的孩子,这样的反应就说明……”
高元抬头看着她,眼睛里早已蓄满眼泪,颤抖着说道,“说明……他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