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完美的关系才值得被记录。所以我躲着镜头,藏着情绪,拼命扮演贤妻良母。结果呢?越装越累,越演越假。”
    >
    >“而现在,我把最狼狈的一面写出来、画出来,反而有人留言说‘谢谢你让我觉得我不孤单’。”
    我仰头看她:“所以真实,才是最大的温柔。”
    她点头:“也是最强的力量。”
    下午,我们接到读书会主办方的通知:下一场活动将走进一所女子戒毒所。对方特别提出,希望我们能分享“如何在自我破碎中重建尊严”。
    我犹豫了一下:“你要去吗?那里的情况可能比想象中复杂。”
    林婉儿正在整理画具的手停顿片刻,随即继续收拾颜料盒:“我去。而且我想现场画一幅画。”
    “画什么?”
    “画她们的眼睛。”她语气平静,“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被人认真看过。而我想让他们知道,即使在最黑的日子里,他们的眼神里依然有光。”
    出发那天清晨下着小雨。我们坐地铁换公交,再步行一段泥路才到达目的地。铁门厚重,警卫严格检查证件。进入监区前,所有电子设备必须寄存,只允许携带纸质材料和基础画具。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姓李的管教员,四十出头,面容温和。她告诉我们,这里的女孩平均年龄二十八岁,最长的已服刑六年,最短的才进来三个月。多数人从小缺乏家庭关爱,染上毒瘾前早已伤痕累累。
    “她们对外界充满戒备。”李警官说,“你们的文章她们读过几篇,有人说‘原来痛苦也可以被说出来’,但也有人冷笑‘不过是鸡汤罢了’。”
    我点头:“理解。我们不是来拯救谁的,只是来见证。”
    活动安排在一个多功能厅进行。二十多个女孩整齐坐着,穿着统一的灰绿色制服,低着头,神情各异。有人好奇偷瞄我们,有人冷漠地盯着地板。
    林婉儿没有立刻开始画画,而是先拿出几张打印好的读者来信复印件,递给前排的人传阅。
    “这些都是陌生人写给我们的。”她说,“他们也曾觉得自己无可救药,直到某一天,一句话、一篇文章、一幅画,让他们觉得‘也许我还值得活下去’。”
    有个短发女孩接过信纸,手指微微发抖。她读着读着,忽然抬头问:“你们……真的相信改变吗?”
    林婉儿看着她:“我相信人会跌倒,也相信人能爬起来。就像我相信春天总会来,哪怕今年雪下得特别久。”
    接着,我讲述了自己在离婚后那段酗酒、失眠、整夜写日记的日子。“我不是一开始就坚强,我只是不肯彻底放弃自己。”
    然后,林婉儿拿出素描本,请志愿者协助组织一个小互动:每个人写下此刻最想对世界说的一句话,匿名投入箱子,由她随机抽取并配图。
    纸条收上来后,她逐一打开。
    第一张写着:“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做一个好女儿。”
    她当场画了一双手,掌心向上,托着一朵枯萎又复生的蒲公英。
    第二张:“我怕孩子长大后恨我。”
    画面是一个母亲的剪影,背对着熟睡的孩子,手里握着针线,正在缝补一件小衣服。
    第三张字迹潦草:“如果没人爱我,我可以爱自己吗?”
    她停下笔,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画了一个女孩坐在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的不是她的脸,而是一束燃烧的火焰。
    全场静默。
    有个角落的女孩突然哭了出来,肩膀剧烈抖动。她没擦眼泪,只是把脸埋进膝盖里。
    林婉儿走过去,轻轻把手放在她肩上。女孩抬起泪眼,嘴唇颤抖:“我妈……十年前把我赶出门,说我丢尽了家的脸。我现在只想告诉她,我没有死,我还活着,而且我想变好。”
    林婉儿蹲下来,平视她的眼睛:“那你愿意让我帮你写这封信吗?不用马上寄出去,但你可以先把它写出来。让十年的委屈、愤怒、思念,都有个出口。”
    女孩哽咽着点头。
    那一幕,让我想起很久以前林婉儿母亲临终前的画面。那时她跪在病床前,一遍遍喊“妈,我对不起你”,而老人只是虚弱地抬起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说:“孩子,我不是怪你不孝,我是怕你一个人扛不住。”
    有些话,迟到了太久,但只要开口,就不算太晚。
    活动结束时,李警官悄悄告诉我:“有两个女孩主动报名参加了心理辅导小组。这是三个月来的第一次。”
    回程的路上,林婉儿一直没怎么说话。直到地铁上,她靠在我肩上,轻声说:“今天那个画火焰的女孩,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怎么?”
    “那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不配被爱,不配拥有幸福。可现在回头看,正是那些黑暗,逼我学会了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我搂紧她:“所以你也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