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理寺内的考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理寺身为三法司中最为威严的衙门,占地极广。
    此时的大理寺后院,有一处大厅专门被辟了出来,搁上了不少的桌椅,每张桌子上还有文房四宝、案卷纸张。
    一名名身着太学服饰的学子在桌前,或坐或立、或诵或写,不一而同。
    “所谓四格八法,乃京察之核心。”
    “这四格者,守、才、年、政也,为考核官员的内容。”
    “八法者,贪、酷、不谨、浮躁、疲软、才力不及、年老、有疾也,依托四格而存在,为考核官员的标准……”
    ……大厅当中,有读书声琅琅。
    范闲被祖元长带着,走入其中,看到这一幕后,满意地点点头。
    祖元长教的不错,学子们也很争气,在学习四格八法上很是认真,这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没错。
    “诸位,小范大人来了。”
    祖元长迈步上台,朗声压过了学子们的读书声。
    学子们纷纷抬头,见到随着祖元长走进来的范闲,连忙行礼。
    “小范大人……”
    “司业大人……”
    ……
    学子们的称呼不一,但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神情。
    身为举人之身,能够参与京察,考核擢黜京都百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足以铭记终身的经历。
    若是这次京察当真出彩了,日后他们金榜题名,这次的经历在升迁、考核上,将会是他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
    而这经历的缔造者,就是眼前的范闲!
    “诸位辛苦了。”
    范闲笑着压压手,让大厅内安静下来。
    他扫了一圈在场的学子,缓缓开口道:“诸位学习四格八法也有几日了,我今日与祖大人前来,是要考校各位一番。”
    他这出口,在场的学子纷纷变色。
    有的人自觉还没学好,心中忐忑,有的人只觉得胸有成竹,跃跃欲试。
    范闲笑着打量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两世向往,却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考前焦虑。
    连带着,他心中那因为庆帝回护贺宗纬而产生的烦闷,都消失无踪了。
    祖元长站在边上,看到范闲似乎心情不错,笑着问道:“小范大人,不如……就由下官出题?”
    他这是照顾到范闲第一次主持京察,对其中的细节可能不太了解。
    范闲点点头:“有劳祖大人。”
    “哪里哪里。”
    祖元长回了一句,从面前的桌上拿起有关四格八法的记载,粗粗看了几眼,一个问题便抛了出来。
    “有一四品礼部典制司郎中,年四十六,三年考功都是中上,京察时查证得知,与弟媳有染,以四格八法来断,该以哪一格入手,断哪一法?”
    祖元长寥寥几句,将问题清晰地展现在学子们眼前,学子们开始皱眉沉思起来。
    不多时,在大多数学子还在思索之时,杨万里站了出来。
    他先是朝范闲行了一礼,而后对着祖元长施礼道:“回大人,以学生愚见,与弟媳有染归属于守格,乃是素行不谨;断法则以八法中的不谨来断。”
    “此人年方四十六,三年考功皆是中上,说明政、年、才三项皆无问题。”
    “依照四格八法来断,原本该是素行不谨冠带闲住,结合其年龄、考功,断为降职员外郎代掌郎中事为宜。”
    杨万里的回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范闲与祖元长都不禁点了点头。
    不过,祖元长颔首过后,笑着道:“杨公子再想想。”
    再想想?
    自己的回答有疏漏的地方?
    杨万里皱起了眉头,细细思索起来。
    他拿起桌上的书籍、案卷还有自己做的笔记注释仔细查看,还是没有看出半点问题来。
    “学生不知,还请大人示下。”
    杨万里摇了摇头。
    祖元长看向其他学子:“可有补充的?”
    大多数学子摇头,唯有成佳林在此时站了出来:“杨兄所言,忽略了此人的官职——礼部典制司郎中。”
    “典制司乃是制定、修改礼制,表彰忠义之事的衙门,主官做出不谨之事,物议定是斐然,断定之时当加重两等。”
    “学生认为,应当将其断为留职留俸,闲住一年为宜。”
    祖元长双眼猛然一亮,击节赞叹道:“不愧是被陛下当着九卿的面夸赞过的学子,十年之后,刑部尚书你可以争取争取了!”
    他是在范闲之后,第二个对成佳林当面做出如此高评价的人。
    成佳林连连摆手:“学生汗颜,大人过奖……”
    祖元长笑笑,没再说什么,又问了几道题,众学子回答都很不错。
    “我来问一道吧。”
    范闲找到空隙,开口道:“京都府尹年五十一,三年考功为上下、中中、中上,好清谈、闲游山水,将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