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今天写的东西我都觉得离谱,。请一天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却不干活呢?
    朱元章倒不是来检查卫生的,他主要是看看那些病人们的,一走进来,果然就瞧见一个个病患都比之前有精神的多,甚至还有人下地走动呢。
    刘伯温此时也在诊疗室里,看到朱元章过来赶忙行礼,但朱元章抬手让他免礼,便询问其刘伯温这里的具体情况。
    刘伯温将自己这几日里观察和记录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还有书面材料也递给了朱元章。
    刘伯温的记录非常的详细,朱元章看得一目了然,再看那些病人们的情况,事实已经胜于雄辩了,这新的疗法确实对于疡病有奇效啊!
    朱元章赶忙看向了周围的那些御医们,让他们务必将此法学会,不仅他们要会,还要推广天下,尤其是那些随军的郎中们,那是必须要会的。
    御医们赶忙领旨,随后眼巴巴的看向了刘伯温,刘伯温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意思,摸着胡子笑了笑:
    “我只是帮着辽王殿下打下手,这治疗疡病的手段,你们还是得跟辽王殿下学习才是啊。”
    听到刘伯温这么说,朱元章立马就宣召辽王朱启。
    朱启其实早就已经预料到此法肯定要推广,尤其是军队之中,这几日来,早就将所有的东西,都写好成了册子,再加上手摇式印刷机的功劳,就这短短的七天时间里,就已经印了有快五百份小册子。
    而书面材料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朱启培养了十个熟手,他们要么是午作,要么就是义庄的二皮匠,无一例外都是缝人很有水平的。
    而且在这一次实验中,一两百个病患,也全都是他们亲自上手缝皮,打针的,熟练度可以说是相当之高了。
    朱启来到朱元章面前,将所有的东西都装车送了过去,至于说剩下的事情,那朱启的就没去管了,毕竟如何培养会治疗疡病的郎中,这可是太医院的事情了。
    教材有了,导师也有了,他这个王爷也总算事可以功成身退了。
    朱启想的如此周到,朱元章就甭提有多高兴了,各种赏赐又是不要钱一样御赐了过来,又给朱启这个辽王加了食邑两千户,现在光是每个月朝廷拨给的俸禄工资,那都是一笔可观的大数目了。
    至此,从正月初三就一直忙活到正月底的朱启,也终于是有机会可以喘口气,好好休息休息了。
    但朱启还没有休息几天时间呢,各种各样的事情,又开始接踵而至……
    ——————
    自洪武八年二月起,天气逐渐转暖,地头上已经时常可见忙碌的农人。
    而一骑快马此时从北方官道而来,一路疾驰到了中书省,方才停了下来。
    沿途宫门的守将们也没有敢阻拦的,这些天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骑士过来送信了,无一例外都是有关于北方军务的事情。
    朱标这段时间除了要从旁协调太医院的学生们学习疡病新疗法一事,还有就是在朱元章的命令下,建立起一个专门生产制备抗生素的工坊。
    朱启知道这些事情麻烦,干脆把方法都写成了书,当起了甩手掌柜,朱标这个当大哥的,又是太子,自然是躲不掉的,没日没夜的工作着,此时一封封的北方军情送了过来。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徐达送来的,自从年前击退了北元之后,他已经着手开始修缮起了太原府,大同府的防御,进展顺利。
    坏消息,则是王保保又开始酝酿起新的攻势了!
    但这一次的攻势却不是针对大明的,而是针对长城外的一些臣服与大明的势力。
    此时的北方,长城以北基本都还是北元的底盘,王保保这个丞相占据了漠南与漠北,之前又打败过明军,威望最高,军力最强。
    而在辽东一地,则是北元名臣纳哈出的地盘,此人也是作战勇勐,是北元仅次于王保保的军阀将领,虽然没有像王保保一样正面击败明军的英勇战绩,但他对于北元是很忠诚的。
    他曾经被朱元章俘虏过,但因为誓死不降,朱元章又念其英武,忠诚,便给了路费放他回去了。
    后来被北元重用,开始经略辽东,如今数年过去,麾下部落众多,统筹控弦之士足有二十万之多。
    不过在山海关外,也有许多臣服于大明的部落,这纳哈出之前看到北元形势如山崩一般,自然是不敢对这些臣服大明的部落如何的。
    但如今大明已经战略收缩,纳哈出趁着此番良机,就开始征服吞并这些部落,以壮大自身力量。
    按道理来说,这些部落和大明的关系就是朝贡关系了,是大明的小弟,他们被打了,自然就会第一时间向明朝求援。
    而朝堂之上,关于是否救援这些部落,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一方主张既然已经臣服我大明,自然要保障他们的安全,不然以后谁还心悦诚服呢。
    一方却说,自汉唐以来,外族臣服者良多,最后结局,无外乎就是这些异族反叛,能忠于中央朝廷的,那是少之又少,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他们要打,便让他们狗咬狗好了,我们且做壁上观。
    一方则是劝架地,别吵了,都别吵了,听陛下定夺吧。
    朱元章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自然不会因为群臣们争论不休就没了主意,在综合了个方面的情报和意见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此时正是农忙之时,塞外牧民不需要耕地,自然多得的是时间打来打去,但大明此时出兵征讨纳哈出,就会耽误农事,况且王保保定然会有所行动,到时候又是一场大战,此时还不是决战的好时机,出兵征讨是肯定不会的,但那些部落也不能放着不管。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打代理人战争呗!
    咱们大明不出兵,但可以出钱出物,资助塞外的那些部落,去跟纳哈出周旋,而后再见机行事,若是纳哈出出现疲态破绽,我大明也不建议出关扫荡一波,削弱一下北元实力。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这些物资怎么才能送出去呢?关外可都是纳哈出的地盘,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知道,这要是物资出了关隘,没送到那些部落的手上,反倒是被纳哈出给截获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啊?
    而且北地的物资多集中在北平,资助那些部落的物资,运送出关外,路途遥远,定然要大批量的士兵来维持运输线,这消耗和成本其实也挺大的。
    朱元章的心中其实早就有计谋了,他把地图一摊,随后抬手一指,正是天津卫到辽东之间的渤海。
    很简单,走海道啊!
    明初时候的海道,此时还处于极为混乱之中,渤海之上有大明,倭寇,高句丽,还有北元的船只,如果要走海道运输,那肯定要疏通海道的。
    这可又是一大波的军功啊!
    明初时候的将军,那真的就没有一个怕打仗的,不仅不怕,还都是很期待,千方百计的希望能上战场领兵,建功立业!
    那些武将们眼睛都绿了,一个个站出来请战了,都想去,不过朱元章早就已经有了心仪的人选了。
    他对着左右挥手,说道:
    “快,去传召辽王朱启。”
    ——————
    (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