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打工人的第二十二份工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娱乐。
    就这么热爱修仙吗?
    至今还有问道上的修士,觉得宁执之前用小号发的那几个短视频,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呢。
    明明子直接被问懵了,好一会儿之后才重新找回嘴。他尽量委婉,努力不让自己的回答显得过于阴阳怪气,他说:“大概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样,可以很轻松的把所思所想转变成大家都能看到的虚影吧。”
    虚影的产生,一如宁执之前的猜测,灵感来自于剑修留在试剑石上的虚影,后辈通过感悟试剑石,来融会贯通前辈的一招一式。
    但再厉害的剑修,能够仅凭一道剑意留在石头上的,也就只是一些真实发生过的、自己练剑时的动作。
    其他更多的内容不是不想留,而是难度太高,失败几率太大,而尝试的人又太少,自然很难玩出什么新花样。
    后来这种剑意虚影,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后,才被应用在了重现回忆的领域。但是事实上,这种灵识虚影,往往需要搭配更高修为的人的搜魂术来完成,且会对被搜魂的修士造成很大的灵识损伤。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正常修士是不会轻易使用搜魂的。
    之前问道上的那些,严格来说,只能算是记忆的残影,是在没有搜魂加持下,当事人仅凭印象最深刻的回忆,构建出来的一幅幅画面,能动个几下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大多数时候,这些虚影是真的很虚,迷糊晃动,不成人形。
    唯一成功的灵识虚影,就是实时直播,虽然两者看上去差不多,但其实背后采用的法术技巧却是完全不同的,只是经常被人混为一谈而已。
    宁执不懂修仙,却会套用现实,听明明子解释了半天,他的理解就是,修□□其实没有录像机这种便于摄像的工具,大家上传视频全靠集中注意的去想象。而能够想象出画面的前提,是你得充分理解整个画面,就像剑修理解自己的剑,如果做不到,画面就会糊。
    而宁执之前看比赛直播时,犯了经验主义的病,自然而然就以为这种直播和长短视频的形容是一个原理,但对于修真界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技术。
    所以,宁执发的那些高清虚影才会如此轰动。
    就好像每一次电影院的技术性**,都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影音震撼,以及上座率的大幅度提升。从黑白到彩色是如此,从无声到有声是如此,从2d到3d亦是如此。
    至于宁执为什么可以想象出这么完整的画面,宁执觉得主要应该是依赖于他在现代见过动态的画面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很清楚他想要的画面效果是什么,上手的成功概率自然也就高了。修士亏就亏在,他们连对他们想要达成的效果,都没能有一个很好的参考。
    总而言之,宁执也是没想到,在这项全新的虚影技术世界里,他竟然是处于垄断地位的。
    垄断是个什么概念?从传播学的角度上说,他这就是在一片鸿蒙初开的无序中,快人一步的抢先建立了游戏规则。比别人提前一步掌握话语权,好处自不用多说,只需要举个最简单的公关例子——搜索引擎和大数据算法。
    扪心自问,我们现在接收到的信息,到底是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看到的世界全貌,还是在大数据算法之下,代码运算推荐给我们看到的碎片化信息呢?
    当某个**事件发生,你只需要在搜索引擎打下一个关键词(人名、地点或者其他什么),就可以迅速看到词条联想出来的相关内容,这会成为我们对这场**的第一印象。当某个明星持续和“耍大牌”这类的词语紧密关联,久而久之,在你并无意去深入了解这个明星的情况下,你再看到他时,第一反应很可能就只剩下“耍大牌”三个字了。
    反观曾经,当历史往前推,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讨论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广播、是新闻,是“意见领袖”所告诉你的第一印象。
    再往前推,在没有广播电视之前,掌握话语权的主流媒体是什么?是报纸,是杂志,是各种纸质类的书籍。
    对于修真界来说,他们正在进行的,就是从纸质书籍,一跃到互联网世界的巨大转变。
    文字还是主流,但很快就会被更方便、快捷且直观的视频所取代。而这个视频的制作渠道,目前就只掌握在宁执一人手里。一整个天地都还是一张白纸,任他施为,真就像成神了一般。
    不过,宁执并无意在自己的梦中,当个毫无意义的中二病卡密。
    他只发愁以后视频要是只能由自己产出,他怕不是得过劳死,比起死在梦里,他还是更想死在工位上,这样好歹能获得一笔工伤赔偿。
    “如果我给你一个故事,你能把他变成动起来的画面吗?”宁执问明明子。
    明明子无师自通了打工人的职场话术:“暂时还不行,但我可以学。”
    本着“一个也是教,一群也是赶”的偷懒原则,宁执小课堂在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