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方便不方便(三更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年头交通运输也是大难题。
    只是这样一来,刘青山也心有不甘:本来都快把何家康给逼上绝路,离关门大吉已经不远,这样岂不是又会苟延残喘下去?
    不行,必须得想想法子,不能叫这家伙轻易浮出水面。
    刘青山心里正琢磨着呢,就听隔壁又传来说话声,是楚云玲在向陈东方询问:
    “东方,你这次专程来找我,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
    陈东方继续说道:“当然是好事,我准备投资一个新项目,绝对是国内独一份,市场发展前景更是十分光明,只是我资金有限,准备找合伙人。”
    “是什么项目?”
    何家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这家伙显然经历过野菜厂的失败之后,急于想要翻身。
    陈东方继续说道:“方便面,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楚云玲:“吃过,感觉味道一般啊。”
    陈东方:“哈哈,小玲,那是你的感受,要是换成普通人呢?”
    何家康的声音也满是激动:“最主要的是,这种食品非常方便快捷,我们国家正在飞速变革,生活节奏必将越来越快,人员流动越来越多,所以方便面这种食品,肯定能够畅销。”
    就连听墙根的刘青山,都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说的没错,方便面这东西,能火二三十年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年销量几亿包,十几亿包,几十亿包,都再正常不过。
    在刘青山的发展计划中,就有方便面这个环节。
    身处东北这个大粮仓,并不缺乏优质的面粉,想必,陈东方要跟楚云玲合作,也是看重楚家在东北这边的影响力,原材料没有后顾之忧。
    本来按照刘青山的计划,是等到来年,根基稳固之后,再搞方便面。
    到那个时候,野菜厂的利润,再加上春城那边的收益,足够支撑建一个方便面厂。
    现在看来,只怕这个项目,要提前准备喽。
    没错,刘青山的计划很简单:你们要搞方便面,那我也搞。
    方便面几十年的发展轨迹,花样套路他可谓是了然于胸,不信搞不过你们?
    既然要斗,那么就要一直斗下去,伟大领袖咋说的了: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刘青山这边斗志昂扬,隔壁同样也是信心满满,陈东方和何家康,已经初步达成合作的意向,开始商量后续的发展。
    一不小心,刘青山就把他们的计划听了个大半:楚云玲和何家康,负责在碧水县建厂,并且联系面粉和豆油这些主要的原材料。
    陈东方主要负责进口方便面设备,以及其它技术环节。
    计划是经过一年的筹划和基础建设方面的准备,争取来年这时候,正式投入生产。
    双方也算是强强联合,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准备大干一场。
    何家康显然也看出了方便面是个巨大的蛋糕,说话的语气都兴奋起来:“那我们生产的方面便,品牌就叫做家家康好了,肯定能够畅销!”
    不知道这家伙哪来的自信,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你的家家康野菜厂,都快黄摊子了好不好?
    陈东方不好揭他伤疤,只能婉言道:“家家康有点太刻意了,不过这个康字可用,饭店的厨师不都叫大师傅嘛,那就叫康师傅好了。”
    刘青山正听到这的时候,因为出来的时间太长,大老李找了过来,他就连忙回到自己的包间。
    反正已经清楚对方大致的计划,剩下的,就是结合他的情况,来筹划自己的方便面厂。
    资金肯定是有一部分缺口的,需要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
    看来刚从维克多手里赚取的那一笔外汇,没等捂热乎呢,就得花出去,生产方便面的设备,是肯定需要进口的。
    上一次去辽省参加轻工博览会,刘青山就看上了一套生产方便面的设备,日产五万包。
    他还特意留下对方公司的联系地址,随时可以联络订货。
    剩下的就是厂房,还是以夹皮沟合作社的名义来办厂,相信地皮啥的,肯定没问题。
    稍稍有些担心的,就是原材料方面了。
    在刘青山的记忆中,粮食价格是在明年,也就是一九八五年放开的,实行价格双轨制。
    到时候,想必就不用担心了。
    他们碧水县所在的松嫩平原就不用说了,龙江省那边的生产建设兵团,小麦就是主打的农作物。
    四月播种,八月收获,种在冰里,收在火里,质量绝对杠杠滴。
    整体考虑一番,刘青山就已经下定决心:你们要搞什么康师傅,那俺就搞刘师傅,来一桶什么的,不服来战,谁怕谁呀!
    “来,青山老弟,我再敬你一杯,不,再敬你一瓶!”
    老袁又拿着一瓶啤酒,找上刘青山。
    结果大老李不乐意了:“老袁,你要感谢青山老弟,就哪天再安排个场子,总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