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拆解,使其适合其他功法修炼也算是造福武林,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相互印证研究,在华山中的一处山洞一呆就是三年。
虽然将擒龙纵鹤研究了个透彻,但是如果放弃五脉同修和经脉逆转,纵鹤和擒龙的威力将会失去,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两人一合计,以文成龙的游龙掌为蓝本,将擒龙纵鹤整理为九式,层层递进,第八式和第九式达到擒龙纵鹤的真正威力,其中纵鹤独占五式,虽然毎式均涉及五脉,但是会以其中一脉为主,擒龙占其四,不仅涉及五脉,还要求筋脉逆转。
一天杨慕武去家里取一些生活物资,山洞里只有文成龙,他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出洞才发现大量的武林人士在找他,文成龙知道自己的行踪泄露了。
山洞里有他和杨慕武这三年研究的武学手稿,绝不能被这群人发现,他匆匆留书后将擒龙纵鹤的原本带上,故意搞出一番动静,将满山遍野找他的人引离了华山。
后来文成龙在陇塬荒漠的通天窟被众人所围,他当众焚毁了擒龙纵鹤原本秘笈,惹得在场的八大高手同时出手,九人激战一天一夜,打的天昏地暗,最后文成龙力毙五人,重伤三人,自己也是力竭而亡。
等到杨慕武闻讯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了文成龙的尸体拄刀矗立于天地之间,杨慕武背起文成龙的尸体准备离开,可是周围的武林人士哪能允许,他们还想捜尸,怀疑文成龙藏了秘笈副本,甚至有人提议将文成龙的尸体挂起来,诱出他的后入。
杨慕武虽然被誉为北慕武,但是很多人却嗤之以鼻,哪会将他一个后辈放在眼里,看着周围宠宠欲动、道貌岸然的所谓正义之士,杨慕武怒火中烧,失去了理智。
他背负文成龙的尸体,一人一剑,犹如来自地狱的魔鬼,直杀的众人心惊胆寒,在一百多人倒地后只能看着杨慕武离开,从此北慕武变成了北屠。
华山杨氏也被武林人士天天造访,族长迫于压力只能将杨慕武逐出家族,视为杨门之耻。但是自从通天窟后江湖中就失去了杨慕武的踪迹,有人说他通天窟一战受了重伤,已经不治而亡,有人说他隐居深山,突破到入道期破虚而去。
擒龙纵鹤的秘笈虽然被焚毁,但是它曾几经易手,也有一鳞半爪遗留了下来,甚至有两个武林世家以此为凭,创出了一流顶阶武技《翻天掌》和刚入一流层次的武技《先天一气大擒拿手》。
四十五年后已经没落的杨氏祠堂外面来了一个耄耋老朽,跪在祠堂外面不起,等到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气息,他就是当年的杨慕武。
杨慕武自从文成龙死后对武林彻底失望,隐居在华山下面的那处山洞继续整理研究擒龙纵鹤,这是他唯一想做的事,也是文成龙的遗愿。
经过四十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不止将他们整理的前九式完善成熟,还通过武技理论又推出了九式,这九式简直是天马行空,开创了武技突破超级的先河。
擒龙纵鹤简单来说就是一吸一吐,杨慕武的最后九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修炼之人利用纵鹤将真气吐出后在利用擒龙吸回体内,如此往复,修炼之人的真气可以说是生生不息。
不仅如此,杨慕武还在这十八武技中融入了真气离体时的控制之法,如果练到高深之处,甚至可以使离体的真气化成各种形态,从而提高真气的攻击力,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而杨慕武也因为四十几年的不断试验,体内的经脉早已损坏的一塌糊涂,回到家族后又得知杨氏家道中落,一股愧疚之情涌上心头,再也没有坚持住。
杨氏族人在老人遗体上找到了一本《文杨手札》,前半部分是文成龙将内家拳和内功融合的心得,后半部分是一部叫《游龙十八掌》的武技。
杨氏族人虽然得到了《文杨手札》,但是根本没法修炼,后来杨氏家族几经起落,大部分功法和武技失传,其家传的奔雷劲也因为缺失沦落为一流功法,《文杨手札》反而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但是被杨氏历代当成了佐证杨慕武反面典型的证据,警示后辈不要沉迷于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而误了终身。
到了扬长根爷爷手里,只把它当做一本异志类书籍阅读,扬长根也是无意中从爷爷遗留的杂物中翻出来的,差点被当成无用之物处理掉。
扬长根因为对武技招式颇有心得,虽然也认为《游龙十八掌》是玩笑之作,但是毕竟由超级武技擒龙纵鹤而来,经过一番删减,自创出了一招简化版的纵鹤,也就是第一次和赵立凡对打时最后使出的招式。
这一招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弊病明显,每次使用对筋脉的损伤太严重,得不偿失,所以也将那本手札扔到一边,不再研究。上次看练枪的赵立凡,想到他内家拳和内功双修,这才记起《文杨手札》前半部分的心得。
赵立凡在扬长根离开后有点莫名的翻开手里的手札,看着前面文成龙的心得,赵立凡很快被吸引了进去,他好像打开了一扇链接内家拳和内功的大门,疯狂的吸收其中的知识,并拿自身的情况与之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