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实验室数据分析**
十二月底,才让卓玛与小林带着最新一批样本和数据返回北京,投入到紧张的分析工作中。
“这是我们从东部实验区采集的土壤样本。”小林一边操作显微镜,一边向助手讲解,“可以看出,有机质含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两成。”
“这是个好消息。”才让卓玛翻阅着手中的报告,“说明我们的生态修复措施不仅改变了植被结构,也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
两人连续几天加班加点,最终完成了一份详尽的生态恢复评估报告,并提交给农业农村部。
“这份报告将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才让卓玛在邮件中写道,“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投放策略,确保天敌昆虫种群稳定增长,同时加强监测,防止新变种再次出现。”
与此同时,她还联系了国外几家生态研究机构,希望引进更多种类的天敌昆虫,形成更完善的生物防控体系。
“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她在日记中写道,“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与努力。而我们,只是这场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
---
**春节前夕,玉树草原举行庆功仪式**
腊月二十八,玉树草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功仪式。牧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邀请科研团队、当地政府官员以及支援部队代表共同参与。
夜幕降临,草原上燃起熊熊篝火,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和烤羊肉的香气。牧民们跳起锅庄舞,歌声悠扬,回荡在雪山之间。
“感谢你们的到来。”一位长者举杯致辞,“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们的草原恐怕早已变成荒漠。”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才让卓玛举起酒杯,“草原属于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我们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今年是个丰收年。”小林轻声说道,“不仅是草原的丰收,也是人心的丰收。”
望着远方的星空,才让卓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但她也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军垦人,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科技与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新春伊始,玉树草原生态监测站**
腊月刚过,玉树草原上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气温依旧寒冷刺骨。才让卓玛和小林带领科研团队重返草原,开始新一年的生态监测工作。
“这片区域的植被恢复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小林一边翻阅卫星影像图,一边对身旁的助手说道,“去年冬天降雪充足,土壤水分含量比往年高出不少。”
才让卓玛蹲下身,拨开一层薄雪,露出几株刚刚萌芽的高原嵩草。“这些牧草的生命力真是顽强。”她轻声感叹,“只要环境改善一点点,它们就能重新生长。”
不远处,几名牧民正在清理残留的入侵植物根茎。一位中年男子扛着铁锹走过来:“你们来得正好,我们发现几处地方杂草又冒头了。”
“是不是新的变异植株?”小林立刻警觉起来。
“看起来不太一样。”牧民点头,“叶子更宽,颜色更深,而且长得特别快。”
才让卓玛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得尽快采集样本,送回实验室分析。”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然从北京打来的电话。
“卓玛,好消息。”李然的声音透着兴奋,“农业农村部已经批准了下一阶段的生态修复计划,重点将放在牧草改良和天敌昆虫种群优化上。”
“太好了!”才让卓玛松了一口气,“我们正准备启动新一轮监测,正好可以配合新方案。”
“另外,中央决定在青海、西藏、四川三地同步设立高原生态监测站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网络。”李然继续说道,“你们这边作为核心示范区,接下来会有更多技术支持。”
“明白。”才让卓玛坚定地说,“我们会全力配合,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挂断电话后,小林感慨道:“看来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
**凉山农机试验基地,春季农机培训课程**
与此同时,在凉山试点村,扎西正组织新一轮农机操作与维护培训课程。
“随着天气转暖,春耕即将开始。”他在讲台上介绍,“今天我们重点讲解智能收割机的春季保养技巧。”
台下的学员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做着笔记。一位来自甘南的年轻牧民举手提问:“如果遇到泥泞地形,这台机器还能正常运行吗?”
“当然。”扎西自信地回答,“它的履带经过特殊设计,能在湿滑地面保持稳定,同时不会压坏地下根系。”
随后,技术员带学员们来到试验田进行实地演示。随着一声轰鸣,收割机缓缓驶入田间,精准地切割作物,并将秸秆整齐铺放。
“这效率比我家里那台老式收割机高了至少两倍。”一名中年妇女惊叹道。
“不仅如此。”扎西补充说,“未来我们还将推广无人农机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实现远程操控,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许多人当场报名参加下一期课程。
---
**深夜,北京科研实验室**
夜色深沉,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才让卓玛和小林正在分析最新一批监测数据。
“这是我们从东部实验区采集的土壤样本。”小林指着屏幕,“可以看出,有机质含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两成。”
“这是个好消息。”才让卓玛翻阅着手中的报告,“说明我们的生态修复措施不仅改变了植被结构,也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
两人连续几天加班加点,最终完成了一份详尽的生态恢复评估报告,并提交给农业农村部。
“这份报告将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才让卓玛在邮件中写道,“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投放策略,确保天敌昆虫种群稳定增长,同时加强监测,防止新变种再次出现。”
与此同时,她还联系了国外几家生态研究机构,希望引进更多种类的天敌昆虫,形成更完善的生物防控体系。
“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她在日记中写道,“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与努力。而我们,只是这场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
窗外,雪花悄然飘落,仿佛在为这场胜利献上祝福。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军垦人,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科技与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