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名将郭淮之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实胜于雄辩。
    赵广在重建新汉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战功声望和权势,让他在说服姜维苏愉傅佥等人时,有着先天的感染力和坚定的自信心。
    在赵广的再三陈述下,姜维诸葛绪傅佥等人的担心总算稍稍有所缓解,就算还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意见,也不再提出异议。
    还不放心的姜维提议在第一批长征健儿出发后,新汉再次动员,组织第二批健儿增援,对于这个老成持重的建议,赵广没有驳回表示了赞同。
    西征凉州方略既定。
    新汉上下纷乱的思想得到统一,军事内政一应措施也跟着运转完善起来。
    军事层面,此次随同赵广出征的汉军将领,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参军司李球在蒲阪渡一战稍有失算之后,身体有恙无法出征,这次留守关中,协助姜维全面负责关中巴蜀汉中的军事赞划。
    代替李球行使参军司任务的是马融,这个从巴郡来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历练后飞快的成长起来,渐渐成为参军司除李球之外的第二号人物。
    与马融一道参谋军事的,还有董宏费承周巨苏继杜模等新进年轻士子。诸葛尚本来也有意加入,但嫌他成长速度太慢的赵广,这回让诸葛尚跟着蒋显出使吴国,去探一探东吴的孙皓大帝的底细。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行军打仗是如此,两国外交上的谋伐也是一样。
    上一次蜀汉将亡时,差一点因为魏吴和议让赵广的努力化为泡影,这一次虽然晋吴两国在江淮打的不可开交,但谁又能判定,司马炎和孙皓之间不会再有联合起来坑一把赵广的想法。
    要是那样的话,赵广远在凉州回不来姜维又对政治外交不怎么精通新汉上下能否正确应对晋吴联合做局,还要打一个问号?
    诸葛尚到吴国,正好可以联络诸葛瑾的唯一还活着的孙子诸葛攀,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打探一下吴国目前的国力和内部各方势力的情况。
    领军将校方面,马承关彝率骑军一同出征,凉州是马腾马超的故居之地,马承虽然出生在蜀地,但有祖父父亲有余荫在,马承在凉州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余将领中,更为年轻的文虎柳初罗尚罗袭诸葛尚取代了之前的魏容寇林文鸯等中坚将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不受重用,被冷落了,而恰恰相反,他们几个被赵广安排到了潼关安邑蒲阪等重要的地方,有他们这些老兄弟在,赵广才好放心的西征。
    疆土要开拓,老根据地也要保护好。
    姜维傅佥罗宪张翼等倚重的大将也将留在关中巴蜀,同时,大司马姜维回转长安坐镇调度。
    四周皆是敌人,要是没有一个威望高军事能力强忠诚度高的人坐镇,赵广就是想要出征也不可能,从这一点上来看,姜维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的影响力并不比赵广弱多少。
    内政层面,苏愉诸葛绪荀诩黄崇四人共同担负起新汉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重任,三老一新的组合,既有经验又有活力。
    黄崇在蜀郡太守任上干的很出色,不管是联络南中的李遗开辟西南茶马道商路,还是羊祜入侵汉中,蜀郡对张翼的支援很是给力,黄崇也是赵广为新汉将来一力培养的内政重臣。
    除了上面四人外,更为年轻的官员层面,还有苏绍韦皋杜轸范元诸葛诠等人,他们的经验还有欠缺,但热忱上不用怀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会成长起来。
    ——
    金城。
    在后世这个地方被称为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上游黄河边上连续河西陇西的重要城市,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杨欣归降之后,新汉征虏校尉牵弘于七月份,率本部人马进驻金城,狄道一带交给原先的守将蒋斌驻防。
    汉军要想占据凉州,一下子全面推进并不现实,最好的方法是先行在河西占领一处要点,并以此为根据谋图发展,这是赵广给牵弘回信中提到了策略。
    汉军牵弘部西入凉州,让击败了胡烈正在加速扩张实力的秃发鲜卑一下子警觉起来。
    大首领秃发乌丸和麾下二员大将阿罗多若干拔能紧急商议之后,决定趁着汉军大部队还未到达的机会,先下手为强,击败牵弘这一支孤军,再依托黄河风险据河而守,将赵广挡在陇西一带。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实现,秃发乌丸向陇西鲜卑的乞伏佑邻烧当羌的姚弋伯卢氏胡的彭护氐人流民帅李特等各路势力发出了会盟共抗汉军入侵的建议,一时间,凉州各路草莽英豪就像被沸水烫了一遍一样,纷纷响应起来。
    不管是听从秃发乌丸,还是反对秃发乌丸,各怀心思的诸胡在面对新汉这个让人生畏的新生政权时,都有一种被重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主要的原因是,赵广的战绩实在太优秀了,不仅是百战百胜,而且在诛杀诸胡方面毫不留情,一个又一个有名的胡族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