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张良再献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派人前去刺杀。
    对于动用刺杀手段,项羽可不太看好,以前嬴政有好几次被人刺杀,皆安然无恙。
    范增又再指出,因为大军压境,战时秦国防备极严。等撤兵后,以后秦军或许有防备松懈之时,再寻找机会。
    范增还说,项羽作为盟主,以后只要有需要,可再联合五国共同伐秦。
    本身没有能够有可行性的灭秦之法,只是情势不得不撤兵,耗下去只会浪费更多粮草,数十万男人从军,还会影响不久后的春耕,范增要促使还不太情愿撤兵的项羽,最终下达撤退的命令。
    项羽仍然在喝闷酒。
    范增再道:“羽儿,你与虞姬一别近两年,你思念虞姬,想必虞姬也同样思念你!”
    的确,项羽是非常思念虞姬,只恨迟迟未能灭秦,好回去跟虞姬团聚。
    “亚父所言甚是,既然无法灭秦,也该回去了!”
    提起女人才最终肯回去,范增摇头叹息,颇为无奈。
    第二天,项羽派人通知在函谷关的邹离,同意撤兵。
    两天后,联军数十个最重要人物,再次齐聚楚军帅帐。
    邹离再次来到此地,当众宣读秦王诏书。
    诏书内容,是讲明希望跟六国化干戈为玉帛。
    当然,这只是表面功夫。
    做做这表面功夫,让项羽和联军有个台阶下。
    六国跟秦国的仇恨并未消除,以后随时还有可能联合。
    双方确认之后,邹离返回函谷关,派出快马向咸阳的秦王报告。
    “我们虽然暂时罢兵回去,但联合灭秦的目标不变,不灭暴秦,誓不罢休!”
    范增在大声说着。
    确定好要撤兵后,众人并未散去,讨论在撤兵后对付秦国之法。
    范增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禁止人员向秦国流动、禁止跟秦国通商,如若秦军进攻任何一国,其他国家需出兵援助等等。
    这些建议都得到了诸王的认可。
    最后,范增道:“六国联盟是为了灭暴秦,一日未灭秦,联盟永不解散,上将军项羽永远是诸国盟主。”
    虽然不得不撤兵,范增要确立起项羽长期的领导地位。
    随后,项羽大声道:“撤兵后,五国需遵从我项羽的命令,一旦时机成熟,我会再联合诸国讨伐暴秦。”
    他声若洪钟,唯恐大军听不到。
    自从巨鹿之战后,六国联合,项羽成为盟主后,在诸王面前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
    要不是项羽,诸国已被章邯大军所灭,为了灭秦,诸王能暂时忍气吞声。
    这种忍气吞声只能是暂时的,诸王皆是一国之君,项羽连“王”都还不是,没人希望以后还再听命于项羽,但又不敢当面反驳,只好默不出声,等回去后再说。
    把具体事情确定下来后,诸王和部下们离去,做好撤兵准备。
    最后,只剩下齐王田假和刘邦没有走。
    田假留下来,是有重要事情找项羽商议。
    刘邦没有走,是要找项羽商议,希望项羽能出面,让诸国划出一块地盘给他。
    韩王成离开了帅帐,张良却并未一同离去,而是走近刘邦,低声道:“沛公,请借一步说话。”
    看着两人离去后,田假走近几步,弱弱地说道:“上将军,田荣此贼甚是可恶,恳求上将军派遣一将领讨伐之。田假对上将军感激不尽。”
    田假希望项羽能派兵灭掉田荣,助他重新夺回齐王位。
    对于他这个丧家之犬,其他王根本不鸟他,唯有依靠项羽,田假才有可能重夺齐王位。
    本身被迫退兵,项羽心情就很不好,听到田假让他出兵帮忙,更是让他烦。
    他大吼道:“别来烦我!快滚!”
    见项羽如此,田假只得伤心地离开了。
    刘邦、张良齐齐出得帅帐,走到一个角落。
    对于帅帐内项羽的吼声,两人也听见了。
    随后,见到田假灰溜溜地出来。
    张良问道:“沛公,是否有事烦恼?”
    刘邦叹息一声道:“哎!韩、燕、魏、赵、齐,皆有自己的疆土和百姓,唯独我刘邦没有。”
    张良道:“灭秦之功劳,沛公仅次于上将军,理应称王建国。”
    刘邦道:“正是,我正要找上将军商议此事。”
    张良道:“良有一计,可让沛公称王建国。”
    在张良拥立韩成为韩王后,聚集数千兵马要收复韩地,却遭遇挫折,打不过驻扎在韩地的秦军。
    幸得刘邦率军西征,打败韩地秦军,帮助收复韩地,韩国才得以复国。
    韩王成和张良,都对刘邦甚是感激。
    刘邦听后大喜,带着张良返回大营。
    刘邦军大营,帅帐内只有刘邦、萧何、张良三人。
    刘邦道:“不知子房有何妙计?”
    对此,张良早已有了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