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生产力提升计划(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确认了这片区域的地底之下存在煤矿后。
    雷文俊团队用通过定极求积仪等器械,粗略对地下煤矿储量进行了检测。
    最终初步确定。
    这处煤矿的面积大约在4平方公里左右,煤炭层并不是很厚,属于小型煤矿。
    整个煤矿的地质储量大约有1100万吨,可开采储量在500-700万吨之间。
    别看五百万吨这个数字好像挺大。
    实际上。
    这种储量在煤矿领域中只能算个弟弟。
    地球上多的是数十亿吨级别的大型煤矿,亿吨级的光国内就有一千三百余座——在晋地那一块地界,可开采储量低于200万吨的那都叫贫瘠矿!
    毕竟对于矿产来说,储量和开采量是两个概念。
    一般情况下。
    一处矿产的年开采量,能达到储量的百分之一都算非常不错了。
    不过,雷文俊他们发现的这处煤矿并不是一无是处。
    根据他们检测,这处煤矿所处的地质层离地面只有一百五十多米。
    比起那些五六百甚至上千米深的煤矿,这处煤矿在开采难度上来说会相对低一些。
    此外。
    根据矿产伴生理论,附近还有一定可能性存在其他矿层。
    不过考虑到煤炭这种能源的特殊性,一切都需要进行更详尽的勘察才能有定论。
    毕竟灵石矿相比。
    煤矿无论是在开矿手段、地层结构以及开采设施方面,难度都要高上非常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灵石矿那边曾经被魏思明施加了防坍塌防渗漏的手段,但地下的煤矿却没有这种优待。
    而矿坑坍塌这种情况,在采煤业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纵使以兔子们的能耐。
    短期内进行少量的开采性应急、供做发电厂三、四分之一的能耗或许勉强能行——也就是日产个几百吨顶天一千吨出头。
    但想要做到每年两三百万吨的规模化开采,除非相关技术短期内出现了新突破。
    否则起底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到——煤矿开采可没发电设备那样,有先行调试设备这种捷径可走。
    采煤的所有流程都需要踏踏实实进行核算复验,急一步都不行。
    否则将很容易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在雷文俊把这个消息上报给指挥部的同时。
    远在数十公里外的赤县城中。
    施泽鸿也迎来了一批全新的物资。
    负责‘押送’这批物资的,是林立的助理兼警卫员张光华。
    “光华同志你好啊,”
    赤县城临时驻点的办公室内,施泽鸿给张光华倒了杯水,乐呵呵道:
    “说起来这还是咱俩头一次单独见面吧。”
    张光华客气的接过水杯,思索了几秒钟:“还真是,平日里大家都很忙,没多少见面的机会。”
    “不忙不行啊,咱们不忙的话,国家可就会慢下来了。”
    施泽鸿慨叹了一句,接着对张光华道:“光华同志,听说你这次带了些好东西过来?”
    张光华笑递给他一份物资配给表,说道:
    “对于施主任你来说,可能还真是些好东西。”
    施泽鸿接过表格,一页一页的看了起来:
    “六千顶帐篷,还有一万袋也就是250吨水泥......”
    看完一页后,他将表格放到一边,斟酌了一番语言,问道:
    “光华同志,这六千顶帐篷是不是有点少了?
    按三人一顶的规格来算,也这只够一万八千人住的。
    如果咬咬牙,最多也就塞个两万多人。
    而咱们这次的计划可是引纳三到五万名流民呐。”
    张光华朝他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稍安勿躁:
    “施主任,这个你尽管放心,无论是帐篷还是水泥后续都会补充过来的。
    主要是目前我们才刚开始收纳流民,一时间很难达到帐篷的容载上限。
    与其将几万顶帐篷一股脑儿的运过来放在边上浪费空间。
    还不如按需求分批次转运,把它们的载运量腾出来先送其他的东西。”
    别看一顶帐篷好像不重。
    正常来说。
    一顶四人帐篷的重量在八公斤左右,一万顶帐篷的数量接近八十吨。
    魔都倒是不缺这些帐篷,根据2016年3月16日《魔都储备物资公开招标意向书》上的数据。
    魔都储备的帐篷数量在一百二十万顶左右,拿出一万顶来那是绰绰有余。
    但正如张光华所说。
    如今赤县城的流民收纳不过才刚刚开始,一次性运那么多帐篷过来纯粹就是在浪费运载力了。
    与其放在旁边做吉祥物,还不如按着人数来,今天新来了三千人就给你五千人的量,再怎么着也不会出现帐篷不足的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