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宫等候发落。”
杨玄俭闻言便是一愣,丘神勣却是不假思索的叉手应答道:“喏!”
旋即一挥手,丘神勣便带着两名金吾卫上将剥了李显身上的龙袍,又把他架起来就快步往思政殿下外走。
“阿娘!”李显惶然道,“我何罪?”
武则天怒道:“你要把李唐江山让给韦氏,还说无罪?”
“只是戏言,戏言而已。”李显道,“我又不是真要把江山让给韦氏。”
“纵是戏言,你也不适合当皇帝了。”武则天说此一顿,又对刘仁轨、裴炎说道,“刘阁老,还有裴阁老,你们以为呢?”
不等刘仁轨说话,裴炎便抢着说道:“太后英明,臣也以为圣人已不宜再当皇帝,相王才思敏睿且举止得体,可继大位。”
郭待举、魏玄同等纷纷起身附和道:“臣等附议。”
裴绍卿再叹一声,李显得有多失败,就没有一个大臣肯帮他说话。
刘仁轨或许是想帮他说话的,但见这么多人附议,也就不再多言。
武则天便又转身对郭正一说:“郭阁老,请拟诏吧,废黜圣人为庐陵王,限日离开长安前往庐陵,由相王李旦择日继位。”
“喏!”郭正一起身叉手应喏。
裴炎又问道:“太后,那么今日的朝议?”
“朝议继续。”武则天一摆手道,“国事不可废。”
其言下之意,大唐不是还有我么?圣人缺位又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适才圣人的言语虽不可取,但有一句话没说错,门下省主官确实不可长期缺位。”
目光转向崔知温,道:“就由崔阁老接任侍中一职。”
按武则天的本意,当然是直接由刘祎之当侍中最好。
但这明显不可能,一是刘祎之资历太浅,二是武则天还没完全掌控局势。
薛元超虽然已经被逐出政事堂,薛氏西祖宗也被连根拔起,但是宰相连盟并没有因此而解体,反而有更团结之兆。
这也是武则天一边扶持崔知温,
一边又极力推刘祎之进入政事堂的原因。
因为武则天发现,裴炎有脱离她的趋势。
所以扶持崔知温来制衡裴炎就很有必要。
果然,听到武则天属意崔知温出任侍中,裴炎的眉头便立刻蹙成了一团,当即就准备要起身反对。
然而没等他起身,
刘仁轨却已经抢先起身说道:“老臣附议。”
刘仁轨这一发话,魏玄同、郭正一和岑长倩便纷纷起身附和:“臣等附议。”
这下,裴炎就完全没有反对的必要了,因为就算李义琰和郭待举都支持他,局面也只能是三比六,属于被碾压的结果。
被碾压丢的可不只是面子。
于是,裴炎只能乖乖闭嘴。
“臣惶恐。”见大局已定,崔知温心下大喜,面上却惶然说道,“不过请太后放心,臣一定会倾尽全力,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崔阁老的人品操守,孤是深信不疑。”
武则天称赞一句,又说道:“现在说说开中法之事。”
崔知温立刻说道:“禀天后,关于开中法之事,臣等已然议过,此法诚可谓良法,于大唐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所以臣等坚决支持开中法。”
裴炎话被抢,只能黑着脸说:“臣等附议。”
其他几个宰相也是纷纷附议,这个已经没什么好说。
说到底,武则天推行开中法,并不是为了要从世家高门手中争夺盐利,其本质其实还是将运粮的成本通过提高盐价均摊到整个大唐的百姓头上。
往关中以及边境运粮的成本,由一小部分力役承担,就真能把人逼死,但如果均摊到全国几千万人头上,就没啥感觉了。
无非就是盐价比之前高了些。
“很好。”武则天欣然点头,“再议一议具体的分派。”
“太后,臣等也已经讨论过。”崔知温决定投桃报李,便不假思索的道,“西陲驻军口粮可由剑南道、邻南道之盐商输送。”
“关中粮可由淮南道、江南道之盐商输送。”
“北境以及东安都护府驻军之口粮可由河南道、河北道之盐商来输送。”
“如此,剑南道、邻南道、淮南道、江南道以及河南道、河北道府库之余粮,便可以顺利运抵关中、西陲、北境及安东都护府。”
“从此,关中及四境再无缺粮之虞。”
“此议甚妥当。”武则天欣然点头道,“至于解送多少粮食换多少盐引,具体就由尚书省诸司核算之后确定,但是速度一定要快。”
“边境不靖哪,尤其是安东都护府。”
“刚接到急报,新罗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裴炎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沉声道:“太后,眼下西陲北境皆有战事,委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