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声名远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听这话,众人都吃了一惊。
    尤其是陈誉仁和王中信这两位券商高管。
    陈誉仁忙问道:“上边要动券商?怎么动?”
    邓川也问了句:“大动作还是小动作?”
    李东回道:“我得到的消息呢,上边是想鼓励券商开展创新型业务,不再只是拘泥于传统的经纪业务。至于说具体如何创新,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给我消息的那人也说,现在上边也只是刚刚有了这个想法,后边肯定还得各种研讨论证。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上边的这个决心,还是很大的。”
    反正李东现在能够确定的是,鼓励券商开展创新型业务的相关政策,肯定会推出的。
    剩下的就是胡诌呗,让邓川他们自己脑补去吧。
    果然,邓川他们听到这话,都开始自己脑补了。
    王中信先说了句:“你别说,我这两天也隐隐听到点动静,说是有人跟上边提建议,目前咱们国内的这些券商公司,业务模式还是太过传统、保守了,下一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咱们国内的金融市场,也必然会逐步对外开放,国外的投行会进来,我们的券商也要走出去,这就要求我们的券商,必须提升业务能力与自身实力,向国外的大投行看齐,只有这样,在未来,我们才不会被那些大投行们给淘汰掉。那现在鼓励券商开展创新型业务,也就很有必要了。”
    董一飞略一沉吟,说道:“要这么说的话,那对券商板块,的确是重大利好。”
    “这消息可靠吗?”一位大咖问了句。
    邓川鄙夷道:“你这话问的可真没水平,要是绝对可靠的话,那风声早就传出来了,还能等到现在?”
    “这倒也是。”那位大咖点头道。
    “就是不知道会开展哪些创新型业务。”陈誉仁说了句。
    他更加关心这个问题。
    要是能提前知道的话,他这边也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这样一来,等政策下来,他也能先别人一步推进落实。
    而邓川他们显然还是更关心这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邓川说道:“甭管是哪些业务,总之肯定能够大大提升券商的业绩。回去之后,我就打报告,准备重仓布局券商。对了,李老弟,你为啥只进国荣这一只?是有别的消息吗?上边要拿国荣做试点?”
    李东两手一摊,说道:“没有,我只是觉得,国荣比起国信、建信、华荣、华商这些来,盘子要小一点,也就更容易拉升一些。而且,国荣去年的业绩表现,相对来说挺亮眼的。”
    李东胡乱找了两个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前世国荣的涨幅是所有券商股中最大的。
    至于为什么国荣最大,李东也不知道。
    可能是基本面的原因,也可能是技术面的原因。
    基本面的原因,前世跟今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技术面的原因,那无非就是有庄家在里边推高。
    前世是谁推高的,李东不知道,这一世,哪怕前世那位庄家不再推了,大不了他联合邓川他们,自己推。
    李东找的这两个理由,还是有点道理的。
    国荣去年的业绩的确挺亮眼,在其他券商受市场低迷影响,业绩纷纷下滑的前提下,国荣的业绩却是稳中有升。
    所以在邓川他们看来,李东重仓国荣,也就说得过去。
    几人纷纷表示,回去之后,就准备进场国荣,争取赶在风声放出来之前,建仓完毕。
    当然,以国荣的盘子,也撑不起几家大基金共同进场。
    别的不说,就邓川他们几个要都是重仓进国荣,那国荣的股价还不知道被推到什么地方去呢。
    更不用说,他们扎堆进场,肯定会引起市场的注意。
    所以,他们不会跟李东一样,只进国荣这一只,而是会多进几只券商股。
    …………
    沈怡的那篇关于李东的报导发出来了。
    李东特意去买了一份云城商报。
    把自己的那篇采访,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沈怡的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将李东描述成了一个出身贫寒、奋发图强、天资绝世的年轻股神形象。
    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将李东与美利国的那位股神相提并论。
    看的李东都有点不太好意思了。
    特意给沈怡打了个电话,故作谦虚的说,写的有点过了。
    心里则是开心至极。
    沈怡也很开心。
    其他几家报社,都只是简单报导了一下投资报告会,报导的重点是放在了几位专家对明年经济走势的研判上,对于李东这位股神,也只是简单提了几句。
    没办法,不是他们不想多写,只是因为没有机会采访李东,没啥可写的。
    沈怡是唯一一位采访到李东的记者。
    让报社领导对她刮目相看。
    沈怡趁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