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告知本宫的事儿,再原原本本地跟皇额娘说一遍吧。”
“是。”茯苓率先站出来,从魏嫔命人在宫中散布流言,一直说到魏嫔当初在皇后生产之时借刀杀人,谋害皇后之事。她口齿伶俐、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多时,太后便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的脸色倏然沉了下来。
“你所说的,可都是真的?”
皇后生芃芃时有人动手脚之事,其实太后还记得,毕竟是跟自己最上心的孙女儿有关的事。太后甚至还记得,当时皇后就曾说过,这事儿与魏嫔脱不了关系,只是乾隆十分信任魏嫔,且那时候所有证据都指向了秀贵人,这事儿最终就以秀贵人被打入冷宫了结了。
没想到,时隔数年,皇后还真的找到了人证,来证明那件事与魏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初有乾隆的信任和宠爱,只要没有实锤,哪怕皇后心中认定了那件事是魏嫔做的,也不能把魏嫔怎么样。如今,就不好说了。
茯苓跪在地上,冲着太后磕了个头:“奴婢说的,千真万确。这件事,是魏嫔娘娘和棠晚姐姐商量时,奴婢偶然听到的。魏嫔娘娘也不知道奴婢知道这件事……如若不是魏嫔娘娘要拿奴婢当弃子,这件事,奴婢是宁愿带进坟墓的。”
说着,茯苓看了皇后一眼,心中想着她是否能够留住一条小命,还得看皇后的意思,便不由又为皇后说了几句话:“皇后娘娘在得知此事后,心知此事事关重大,在没有拿到切实证据之前,不可轻易妄言,便命奴婢守口如瓶,一个字也不许对外透露,她自己则暗中派了人手去寻这名太医。当初奴婢在魏嫔娘娘门外也只听到一个大概,对于那件事的细节是不了解的。若是太后娘娘有什么想问的,只管问太医。”
她的一番话,也算是替皇后在太后跟前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毕竟,若是真要细究起来,皇后此番,也算是对太后有所隐瞒的。如若太后因此而对皇后产生不满之情,对于皇后来说,总不是一件好事。
太后闻言,转向了太医:“你既然知道魏嫔算计皇后的整个经过,这件事儿,你便说说吧。若是让哀家发现你所言不实,哀家便命人拔了你的舌头!”
太医本就奉皇后之命,要将一切对太后和盘托出。因此,在面对太后的威吓之时,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心虚来,而是整理了一下思路,将魏嫔是如何挑动秀贵人对皇后的不满情绪,并最终让秀贵人对皇后动手的,她自己在这件事之中是如何为秀贵人提供各种帮助并将自己摘出来的,都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太后。
太后闻言,面上的神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熟悉她的人通过她逐渐变深的眸色,便可得知,她已经动了怒。
前些日子,皇后将茯苓留在身边儿时,虽没有将这件事和盘托出,但也给了太后一些暗示,太后在从茯苓和太医口中得知这么个“真相”之时,虽然觉得是意料之外的事,却又觉得其在情理之中。
在听完这番话后,太后叹了口气,将手覆在了皇后的手背上:“这些年来……苦了你了。”
当初那么大的委屈,也不知皇后是怎么忍下的。
皇后闻言,红了眼圈儿,她低下头看着太后覆在自己手背上的手,良久,道:“都过去了。如今,儿媳膝下有小十二,有芃芃,有小十三,日子好着呢。”
她没有说“不苦”。
尽管现在魏嫔对皇后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但魏嫔得宠时期,对皇后构成的磨难是难以言喻的,皇后对乾隆这个丈夫所有的期待,就是在魏嫔的不断挑唆之下,渐渐消亡殆尽的。
魏嫔对于皇后来说,就像是一道分水岭,分水岭之前的她,性质天真而又直率,分水岭之后的她,满心疲惫。
不过,皇后也不得不承认,逼迫她迅速成长起来的一部分原因,正是魏嫔。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兴许还该感谢魏嫔。
太后自然懂得皇后的未尽之语,她道:“哀家知道,你是个老实孩子。只是,咱们这宫里头,没有总是让老实人吃亏的规矩。你且放心,此事,哀家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说着,太后对身边儿的张嬷嬷道:“来人,传哀家懿旨,魏嫔数次谋害皇后与皇嗣,虽未成功,但危害极大。即日起,废黜魏嫔的位份,收回所有宝册,将庶人魏氏软禁于延禧宫偏殿养胎。待其一生下腹中的孩子,便立刻命其迁居冷宫!”
皇后闻言,提醒太后道:“皇额娘,儿媳虽也恨魏氏恨得牙痒痒,但她腹中怀的到底是皇嗣,若是她这一胎,因为这件事而出了什么闪失……”她不在意魏氏这一胎如何,也不在意魏氏能否母子均安,但她不愿意因魏氏而担上不好的名声,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