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共同体的陨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国家有事的时候刘烨会想起被他处死的张相,每次想到这位权臣时,皇帝心中会掺杂着悔恨和愤怒。
    是的,权臣被扳倒了,新政推行了,藩镇崛起了,可是然后呢,帝国并没有像父皇希望的那样进入盛世。
    现在皇帝成了帝国的吉祥物,大权归于议会和各地藩镇,放权并没有这片土地获得新生,反倒增长了地方藩镇们的野心。
    从刘招孙到刘烨,大齐帝国的统治者们不断试错,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改革制度。
    唯一不变的是,以皇族为中心的庞大官僚群体牢牢盘踞帝国要害部门,如吸血鬼般依附在这片土地上,压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尽管表面上冠以各种好听的名字。
    一百年来从未改变。
    百年庆典匆匆结束,
    节日的气氛已经散去,衰败的阴霾笼罩在天心城上空。
    三个月后,英国人宣布放松对齐国的制裁,法国和瑞典紧随其后,然后是西班牙葡萄牙,最后连新近独立的虾夷国也开始重新和大齐做生意了。
    东南各大港口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面孔,经济开始好转,市场上物资多了起来。
    街道上排队购买羊角面包的队伍减少了,伴随一艘艘不列颠商船的靠岸,天心城内存在多年的黑市,消失了。
    一大批囤积居奇的粮商破产了。
    还没到进香时节,太岳山天柱峰上排队的人却增加了不少。
    经济恢复让官员们重拾信心,或者说他们从不缺乏信心。
    因为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刻,天心城对官员的物资供应也是从不会缺乏的。
    当然,官员们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天心城各大报社长篇累牍报道英贸易战期间齐国官员们的政绩,将一大批京官们比喻为燃烧的蜡烛,吐丝的春蚕,滋润红花的落叶。
    报纸向读者强调,没有官员们的付出,就没有大齐。
    比如患有心脏病的运粮官方北山为了确保漕粮及时运抵天心城,不辞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连续奋战两个月,最终心脏病复发病重不治,死在了装运粮食的老营码头第一线,留下一个怀胎半月的妻子……
    这位低级官员被作为帝国官员尽职尽责的典型广泛宣传。
    据说相关事迹在真理报头版头条上连载了整整半个月,直到读者听到这个名字就想吐为止。
    总体来说,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是齐国失败了,虾夷国获得独立,帝国在东部损兵折将,殖民统治结束,然而各地报纸纷纷鼓吹胜利,英国佬屈服于帝国,不列颠人再次被战胜了。
    可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国内失业率不断攀升,尽管负责统计的官员将数据一改再改,还是不能掩饰数据上的溃败。
    不列颠人和法兰西人嘴上没有明说,私底下却已经开始抛售大齐股票债券,商人们更是用脚投票离开这片土地。
    最开始,皇帝刘烨想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与以往绝不相同的世界,和他的祖先刘招孙一样,这样的帝国只存于幻想中。
    从天心城到各地藩镇,官员们都忙着捞钱,用商船将他们的亲家属送往欧洲……而他们自己任然坚持留在大齐。
    相当一部分官员已经对这艘大船不抱任何希望,很多人想做的不过是在大船沉没前多拆几块木板,哪怕这样只会加速大船的沉没。
    我死之后,洪水滔滔,洪水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对不列颠人的作战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除非官员们想断绝自己和同僚们的后路。
    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
    于是在张相伏诛后的一段时日里,天心城风平浪静,各大报纸对不列颠王国的攻讦消失不见,反而纷纷开始回忆起两国携手抗击罗刹的往事。
    坊间有传闻皇帝和议会有意加强对不列颠王国的联盟,向不列颠王国开放更大的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对外政策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五月十八日,在一场帝国为英国人举办的一场外交宴会上,新任外交司长陆飞力对英国大使托马斯举酒祝福道:
    “从此齐英两国一笑泯恩仇,本官代替大齐皇帝祝福乔治国王长命百岁。祝福两国友谊地久天长。”
    也就是说在平定东部行省三年中战死的数万士兵完全被忽视了。他们的战斗变得毫无意义,没有价值,甚至成了破坏齐英两国友谊的罪魁祸首。
    退伍的士兵却不能这么容易就一笑泯恩仇,
    普通民众对天心城这种朝秦暮楚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好在帝国外交从不需要任何立场,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不需要任何脸面,所以顾此失彼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地方藩镇对竞争首相之位表现出浓厚兴趣,每天都有代表不同藩镇利益的职业官僚在天心城穿梭奔走。
    “如果能让本官入主天心城,我将推行有利于你们的政策……”
    “刘都督能否具体说明?”
    “具体来说,”刘都督清了清嗓子,停顿片刻道:“我将提高欧洲出口我国的铁矿关税,这样以来,你们手中掌控的矿区便能增加收益。”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提议,只是看起来充满风险。
    “提升谷关税,难道就不怕英国人报复吗?”
    “我们可以许诺英国人其他利益,作为交换。”
    “那样的话,恐怕对帝国不利。”
    帝国损失多少与你我又有什么联系呢?
    只要手中钱财够多,便可无所畏惧,实在不行就移民不列颠。
    刘烨对眼前形势颇为不满,与不列颠和解是应该的,但是应该保留声讨英国人战争罪行的权力。
    议员们对此颇为反对,据说是因为担心遭受英国人制裁。
    毕竟反对不列颠是工作,而前往不列颠则是生活。
    陛下,这是一份三百名京官家眷在欧洲长期居住的名单,我们选取了居住在欧洲超过三年的官员家眷,共计有超过一千名。
    吴忠国,你做得好,这些贪官污吏以为制约了皇权他们就能为所欲为,那是他们想多了!
    新的审判即将开始。
    不知又会有多少官员遭到流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