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七百零九章 偏爱与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夏德停下了脚步,夕阳照射在街道上,两人的身影都长长的落在了街旁的雪中。值得一提的是,陌生女人虽然穿着长外套,但依然能够看出身材非常好。
    夏德当然知道这是谁:
    “又是你?上次在海边用的至少还...
    雨水停了,但蓝花瓣还在落。
    不是从天上,而是从墙里渗出来的。清晨的阳光斜照进走廊,那些细小的光点沿着砖缝缓缓爬行,像一群沉默的萤火虫,在拐角处汇聚成一条流动的溪流。它们不沾衣,不湿鞋,只是轻轻触碰经过的人,留下一瞬微颤的暖意。
    林远站在窗边,看着一个老清洁工停下扫帚,怔怔地望着自己粗糙的手掌。一朵蓝花在他掌心绽开,随即化作一声极轻的铃音,仿佛有谁在他耳边说了句久违的话。老人忽然蹲下身,把脸埋进臂弯,肩膀微微抖动。他没哭出声,可那朵花落地时,涟漪扩散得格外宽。
    “他们在醒来。”身后传来小陈的声音。他抱着新改装的接收器,耳机还挂在脖子上,“不只是人类。植物、土壤、甚至混凝土……都在共振。我们刚在地下管网检测到一段旋律,来自三十年前一场无人知晓的街头演出。那个乐队解散了,主唱移民海外,可他们的歌,现在正从排水口里哼出来。”
    林远点头:“因为有人昨天梦见了它。”
    他知道,这不是记忆复苏那么简单。这是**情感的回迁**??那些被压抑、被忽略、被时间掩埋的声音,正在沿着语言的根系逆流而上,回到它们最初诞生的地方。
    午后的档案室比往常热闹。几个孩子围坐在地毯上,手里拿着特制的发声纸??只要写下句子,纸张就会以写者的声线读出内容。有个男孩反复写着“妈妈对不起”,每一次念出都带着哽咽;一个小女孩则不断涂改“我想你”,最后干脆画了一颗跳动的心,纸面立刻响起一阵稚嫩的笑声,像是她童年某天在公园荡秋千时录下的。
    林远静静听着,忽然察觉角落里多了一个人。
    是个穿灰夹克的男人,约莫五十岁上下,坐姿僵硬,手指不停地搓着膝盖。他的眼神躲闪,却一直盯着墙上那幅“无声墙”的照片。
    “您也是来留言的吗?”林远走过去,轻声问。
    男人摇头,声音沙哑:“我不是……我是那天晚上写下‘我在这’的人。”
    林远心头一震。
    视频里的那只手,终于找到了主人。
    “我在那栋楼当保安十二年。”男人低着头,“每天看人进进出出,听他们打电话、吵架、说笑。我以为我和这些都没关系。直到去年冬天,我发现地下停车场的墙上有了字。一开始是别人写的,后来……我也开始写。”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
    “我写了‘其实我很怕黑’。小时候家里穷,停电后我总躲在柜子里。长大后当了保安,偏偏要值夜班。我不敢跟人说,怕被人笑话。可那天晚上,我写完那句话,整面墙亮了三秒。然后……我听见一个小孩的声音,很小,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哥哥,我不怕了。’”
    他的眼眶红了。
    “我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那天回家,第一次没开灯就睡着了。”
    林远没有说话,只是递给他一支红蜡笔。
    男人接过笔,走到铁柜前,颤抖着在柜门上写下:
    >**谢谢你们,让我听见自己。**
    字迹落下,蓝光骤然垂落,如雨般洒满整个房间。所有的发声纸同时响起,不是各自的内容,而是一段陌生又熟悉的旋律??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未发表的民谣,词曲作者早已失联。可此刻,它清晰地流淌在空气中,带着旧磁带特有的沙沙底噪,仿佛穿越了几十年光阴,只为在此刻被完整唱出。
    小陈冲进来时差点摔倒:“林老师!东京传来的信号!地铁站那面涂鸦墙……它开始移动了!”
    他们赶到监控室,屏幕上显示的是实时直播画面:东京某条废弃线路的站台墙壁上,原本静止的墨迹正缓缓流动,像活过来的文字之河。每一笔划都在重组,最终形成一行不断延伸的诗:
    >**我在人群中走,
    >却总觉得身后有人呼唤。
    >回头,只有风穿过隧道。
    >后来我才明白,
    >那是我十年前没能说出口的名字。
    >它一直在追我。**
    诗句每推进一句,地面就震一下。附近的居民报告称家中玻璃共振,宠物猫集体仰头“喵叫”同一音高。更诡异的是,当地一所聋哑学校的监测设备记录到,所有学生在同一时刻用手语打出同一个词:
    >“听见。”
    “不是听觉。”林远盯着屏幕,喃喃道,“是共感。他们在用身体‘听’诗。”
    当晚,全球十七个地点同步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