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买了,退又没法退,宋大海推了几次,到底还是收下了。
......
郭煜和程君忆原本定的下午的车票返程。这里没机场,要先坐火车,到省会转乘飞机回去。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程君忆来前打算的好好的,一天就回程。
真来了,一时又不想那么早回去了。
他还惦记着宋小桃复读是事儿呢,想多待几天,把宋小桃劝通了,放弃医专重新复读重新高考。
于是返程的时候,只剩了郭煜一个人。
......
程君忆在宋家,一住就是二十来天,直到临开学前,才回到北京来。
临走那天,宋大海一家三口一起到市里的火车站去送他。
王秀丽嘱咐道,“下次来前一定记得,提前跟你爸妈说,别叫他们不高兴。”昨天,程君忆一年到头不露一面的亲妈打电话给他,说要带他出去一起吃个饭见见面,程君忆骗她说自己外出旅游了。于是宋家人便知道,石头这孩子是背着他亲爹妈那边过来了。
“下次来了提前打个电话,大伯来车站接你。”宋大海道。程君忆叫王秀丽大娘,叫宋大海大伯,只有宋小桃,直接叫姐。
哦,对了,程君忆现在也知道了,宋小桃上初中的时候取了个学名宋桃妍,小桃现在是她小名了。
“好好。”程君忆应着,不忘嘱咐宋桃妍,“回去就回学校,啊?”程君忆这几天软磨硬泡的,总算说通了宋家一家三口。宋桃妍的复读学校都找好了,还是在她原来的高中读。
“知道了,走吧。”宋桃妍提着包送他上车。她买了站台票,可以把弟弟一直送到火车上去。
宋桃妍一手提着一个包。
左手提着的手提包里面是宋家给他装的半成品吃食,配好的胡辣汤料,还有各种干菜,干豆皮什么的。这个自家配的,最正宗,回去添点水,干菜一煮,配好的调料一加,就是一碗颇正宗的胡辣汤。“比外面卖的正宗,还干净。”王秀丽这么说。
右手提着的手提包里是程君忆带着的换洗衣服,他统共带了一套换洗的,这些是后来跟宋桃妍一起去商场里又添了两套。
程君忆要了两次,没要过来,就由着宋桃妍替他提包了。
这些天,每每两个人外出,宋桃妍几乎就没让他拎过东西。
有时候东西实在是重,程君忆说什么也会拿过来自己提。
但东西不重的情况下,宋桃妍要提着,他就不抢着去拿了。
其实他很喜欢宋桃妍帮他拿包的这种感觉,像是小孩子一样被姐姐宠着。
在程君忆,这是一种享受,心理上的。
每次看见他姐帮他提东西,他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
高三一开学,同学们中间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只过了一个暑假,大家都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仿佛高考已近在眼前。
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每天都是各种习题、卷子堆在一起。
高三学生,处处都彰显出特殊来。
高一高二的学生,每天的跑操时间在上午第二节课结束后。
高三生,每天起床后,5点50在操场集合跑操。
夏天还好,天亮的早。
到了这会儿,初冬的天气,不到六点,那天还黑漆漆的呢,有时早上起来,一抬头,月亮还挂着呢,周边稀稀拉拉落着数颗星星。
可能紧张的学习气氛是会传染的。
也不知道从何时,从哪个人开始的,大家早上跑操时都爱在口袋里揣着个小本本,上面大多抄着单词,也有抄古文的,趁着早操前那几分钟站在操场边呜哩哇啦地背书。
凌欣冉不用带单词本,她有郭煜呢,每天早上,郭煜都会记二十个单词,他说汉语,让凌欣冉背英语,不会的他就教她读法拼法,会的就权当又复习了一边加深印象。
夏天天亮的早,随便找个地方背就行。
这会儿天亮的晚,背书就得抢地盘了。
沿着操场一溜儿路灯,每个灯下都是背书的好地方。
凌欣冉跟寝室里的室友一起快步跑到操场上来。
她们来的早,还不到5点半呢,人还不多,路灯下只零零散散地站着些学生在背书。
凌欣冉的室友在第一个路灯前站住了。
凌欣冉道,“我去那边了啊。”
她室友笑道,“知道知道,赶紧去吧。那边有人都等得望眼欲穿了。”凌欣冉男朋友是理科班的第一名,这事儿班上很多人都知道。
凌欣冉听这些玩笑话都听习惯了,也没说什么,只挥挥手,笑着跑走了。
自操场大门口向左,第七个路灯下,果然,他已经在那儿站着了。
“郭煜!”凌欣冉跑过去,站到他面前,“你怎么来这么早?我还以为我今天肯定能比你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