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成立的公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沫。
    有人在回忆录里写到。
    在海南“地产泡沫”较膨胀时,各地的热钱纷纷流入。
    房价以每天200——300元的速度快速上涨。
    这时候,去银行拿钱太容易了。
    眼见着有人打电话向银行要2000万元,银行员工就来你的办公室,帮你办好贷款的手续。
    2000万到手后,购下当时很有名的汇宇金城的一栋楼。
    过段时间,再以2600万的价格卖出去。
    就这样,600万的差价就到手了。
    更夸张的是。
    还有开发商在银行贷款。
    只是把房地产规划的图纸抵押给银行,就获得了大量的贷款资金。
    给所有人的感觉就是,钱太好挣了。
    1991年,海南省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400元每平。
    仅仅一年。
    每平米的价格,就暴增到5000元一平。
    1993年,最顶峰时期,一平方的价格,达到了7500元。
    想想当时的工人,每月的人均工资。
    7500元一平的价格,谁能买的起?
    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击鼓传花,可没有人能收得了手。
    无数的房地产公司,抱着侥幸心理。一起玩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他们幻想着,不会成为最后一棒。
    有数据统计。
    这个时期,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每天能达到300家。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整个海岛总人数不超过160万人。
    然而,却出现了5000多家房地产公司。
    也就是说,平均每320个人,就有一家。
    想想都令人毛孔悚然。
    房价上涨的背后,自然离不开拿地的价格。
    以海口市为例。
    地价从1991年的几十万元每亩,飙升至680万元每亩。
    那些带着几万元“闯海南”的人,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已经身家百万。
    这样示例,很多。
    但到了最后,全成了泡沫。
    这也是陈东不想做这事的原因。
    太损阴德了!
    到最后,留下一个烂摊子,全是烂尾楼。
    这么没的事,即便不秋后算账,他也不想做。
    现在,迫在眉睫的是,成立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并100%控股。
    而这家金融投资公司,才是陈东真正想要做的。
    和这家投资公司相比,分出去的那点钱,连根毛都算不上。
    .......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