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关于市容市貌的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
    第一个是阳城的大领导都是新上任的,他们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出来的。
    第二个就是【超群集团】给出了这么大的礼包,其他城市都拿到了,而你这个【超群集团】的大本营城市都没有,这让别人怎么看!
    阳城的城市面貌问题向来被诟病:成片的城中村,老旧的街道、密不透风的握手楼和鱼龙混杂的劳务工作者,小电驴和三轮车穿行其中,夜宵摊和大排档彻夜喧闹。
    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阳城有138条城中村,本地世居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也不少,加起来约1075万人口。
    北方是「农村包围城市」,而这边却是「城市包围农村」。
    这不仅仅关系到市容市貌,其实还有很大的消防隐患和卫生隐患等等问题。
    阳城位列国内四大一线城市之一,这些年,因为【超群集团】的存在,更是把原先一直压它一头的彭城给超越了,都快要赶上国内的经济中心——明珠之城了。
    按理说,一个如此发达的南方一线城市,城市治理水平肯定不差。
    按照一般的逻辑,阳城内规模庞大的城中村早该被拆掉重建。
    但情况就是,阳城的旧改,年年在说,年年推进困难。
    城中村,就是拆不掉。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上层原因就不说了。
    魄力还是很重要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益。
    改开之后后,越省这边迅速崛起大批民营企业,以阳城为首的城市制造业强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吸纳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劳动力人口。
    于是租金低廉的城中村成为很多外地人首选落脚点。
    产业和人口都有集聚效应,相互吸引,聚起来容易,散去就难了。
    越省引以为傲的制造业,离不开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和廉价劳动力。
    城中村旧改难,不是城市治理问题,其实是城市发展问题。
    可以说,每一条阳城的城中村,都关系几十万人的生计。
    每一个特色产业链条,都离不开城中村的影子。
    像阳城全国闻名的纺织商圈,周边的几个城中村,电商平台上9.9包邮的衣服,原料十有八九出自这里。
    国内电商行业能发展起来,功劳簿上有这里的一笔。
    这就是纺织产业链。
    而在电子产业链条上,阳城也有一条很出名的城中村——牌石村,它是华南区域最大的IT产品集散地,聚居数十万在IT产业上谋生的外地人。
    当然,牌石村现在落寞不少,好多个电脑城,都变成美食城了。
    在皮具产业链上,阳城也有一条做的很出色的村子,那就是有700历史的古村三元。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世界皮具看华夏,华夏皮具看阳城,阳城皮具看三元。
    在三元的皮具,化妆品,音响产业链上,也有数十万人就业。
    ……………………………………………………………………………………………………………………………
    这些城中村都不缺人气。
    房东自然不缺租房的人。
    每年光收租都能赚不少。
    要是村子的乡镇企业再多一些,每年村集体分红也不少。
    这样的收入,自然能让本地的房东感觉岁月静好。
    面对拆迁,他们自然就更有底气地争取利益:
    你看我每年都赚这么多了,你不多点补偿我,我为什么要拆迁呢?做包租公包租
    婆不好吗?不香吗?
    也因为成本太高了,所以拆迁或者旧改工作,一直就推进不下来了。
    ……………………………………………………………………………………………………………………………………………
    两位大领导是有心要改变一下阳城的市容市貌的。
    以前不是没钱吗?
    现在【超群集团】要当大财主,大慈善家,要建廉价公租房。.CoM
    他们的想法一下子就上来了。
    如果【超群集团】只是想走禹省省会城市的道路,两位大领导是不会这么积极的。
    当初禹省省会城市积极改造,拆了很多城中村,建了很多漂亮小区房。
    整个城市的美观是上一层楼了。
    但是,整个城市的租房价格也上了一个大台阶,普遍在2000元左右,低价租房不存在。
    这就导致城市的低收入阶层【住不起】了。
    这些低收入阶层民众自然流失。
    而随着人力的流失,产业也随之流失。
    而没有产业,就没有经济,就没有税收。
    整个城市就变成一摊死水。
    阳城制造业的发达,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
    其中,便宜的人力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