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终极舔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斗,经常为朝廷捉刀进行创作。
    他也懒得当官,反正银子够花,53岁了还流连秦淮河。
    写的诗一般般,画的画一般般,但其书画作品,价格却属顶尖行列。这就让许多文人看不惯了,讥讽其趋炎附势,专门给朝廷歌功颂德。
    行至“射雕书局”,吴炳阔步走入,掌柜的亲自迎接:“石渠先生安好!”
    “好,”吴炳笑着点头,“小卢不在吗?”
    掌柜说道:“东家去了外地。”
    射雕书局的老板叫卢裕,十多年前买断《射雕英雄传》版权。靠着这部,为家族赚到不少钱,但当时也仅此而已。
    直到赵天王独霸江西,卢裕翻开当年的杂志,看到格位论相关文章,才知自己跟反贼打过交道。他吓得不敢吱声,努力撇清跟反贼的关系,可赵瀚占领南京之后,卢裕一下子就抖起来。
    卢裕积极响应大族分家政策,还说自己跟皇帝是旧识,分家时抢到了书局生意,并把书局正式改名为“射雕书局”。
    这几年,甚至陆续接到官府订单,射雕书局在南京已可排前三。
    “石渠先生!”
    吴炳正在寻找近日新书,忽听有人问候自己,扭头一看却是吴伟业。
    两人都姓吴,老家也离得不远,真论起来勉强算是亲戚。
    吴炳笑道:“赶巧啊。”
    冒辟疆也在,见了吴炳也不打招呼,反而阴阳怪气的冷哼一声。他自恃才高八斗,书画作品的价格,却远远不及吴炳,润笔费更是比吴炳便宜得多,一直认为吴炳是趋炎附势、谄媚朝廷的小人。
    就在三人寒暄之时,突然一群公子哥闯进来。
    有些公子哥,身上甚至还穿着戏服,进门就问:“贵店可有《永乐大典戏本》?”
    掌柜的说道:“有的,今天上午刚到货。”
    “快拿来,快拿来!”
    这些家伙也不问价格,一人一本当场买走。
    都是些清闲贵人,活生生的戏曲发烧友。《永乐大典戏本》里面,有许多失传的戏曲,对他们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一帮票友,来得快,去得也快,分分钟不见踪影。
    吴伟业笑着说:“听闻《永乐大典》已在编校勘误,这回朝廷出版的是戏曲,下回估计就是历代经史子集了。若逐一成本刊印出来,也算文坛一大盛事,天下士子都能读到,比留在宫里更有价值。”
    吴炳朝着紫禁城拱手:“陛下圣明,此神州幸事也。”
    这是吴炳的口头禅,三句话不离“圣明天子”,每次论战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冒辟疆不由冷笑,愈发鄙视此人,趋炎附势到让人恶心。这货心直口快,讥讽道:“石渠先生这些年,歌颂大同的文章写了无数,怎至今也没混上一官半职啊?”
    吴炳翻着店内新书,随口说:“小官小吏,懒得去做,还不如悠游江湖来得爽快。”
    吴炳寻花问柳,只去高档场所,而且全部属于白嫖,青楼也喜欢他去光顾。
    “呵呵。”
    冒辟疆笑得古怪,无非讥讽吴炳,拍了十年皇帝马屁,至今却还是一介布衣。
    突然,街上来了几个官差,逢店就进去问:“石渠先生可在?”
    一直问到射雕书局,吴炳转身说:“寻我何事?”
    官差累得气喘吁吁,抱怨道:“石渠先生,您老可叫人好找啊。两日前,咱就去你家,一直都不见人。昨日又去秦淮河,挨家挨户打听,有人说您老在玄武湖泛舟。再去玄武湖,又说您已离开了。在城里问了许多人,总算有人见你来了这边。”
    “急着寻我作甚?”吴炳问道。
    官差说道:“陛下要设一大同报社,请先生做社长,秩比正三品!”
    正三品?
    冒辟疆猛地转身,惊讶看向吴炳,正三品可是侍郎级别。虽然肯定跟翰林院一样,不能管理实际政务,但这品级说出来就吓人啊。
    “哈哈哈哈哈哈!”
    吴炳猛地大笑起来,舔了皇帝整整十年,如今终于算是出头了。他阔步走向街面,嘴里吟诵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上一章被卡审核了,修改没通过,两天以后才能再次申请,咱们直接跳过那段剧情。)
    (另外,湄公河三角洲,是柬埔寨的地盘,老王搞错了。占城的宾童龙地区,属于湄公河三角洲的边缘冲积带。就开发程度而言,比入海口那一片还好,粮食产量也非常高。)
    赵瀚刚回到南京,施慰贤就献上来一本书。
    施慰贤是司礼监的掌印女官,游居莲是御马监的掌印女官。两位大妈都其貌不扬,却是宣教团的老人。虽然司礼监、御马监的权力,都被赵瀚砍了一大截,但她们还是紫禁城里最风光的。
    “陛下,这是司礼监经厂的第一本印书。”施慰贤捧着书本上前。
    李香君接过书,交到赵瀚手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