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尘埃落定,出现在西戎人面前的,赫然是兮吉甫率领的数千野人徒兵方阵,这些新兵们吃了一嘴的风沙,在西戎骑兵的射程范围内瑟瑟发抖。
西戎人本就擅长骑射,面对现成的活靶更是游刃有余。他们虽然刚吃过周王师车兵的大亏,但面对眼前这片“肥肉”,如何能忍住屠戮?
一阵箭雨过后,野人徒兵反正毫无悬念地开始撤退,一时间,数十个跑得慢的倒霉徒兵已被射杀在地。
“追!”速答不愿放弃这个报仇的机会。
西戎先锋又一次开始冲刺,为首的两位戎将正盘算着如何宰割这个徒兵方阵时,却看到地上遍布着密密麻麻的暗器,方知中计。
“蒺藜!蒺藜!”一戎将大惊失色。
然而骑兵马快,等看见危险,已是躲避不及。
彼时战马是稀缺资源,且骑手并未装备马具,除了西戎、赤狄这类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外,骑乘作战几乎是不可能之事。西戎人的战马并未装配蹄铁,马脚被蒺藜扎中,顿时吃疼受惊。
在起此彼伏的战马嘶吼和骑士哀嚎声中,骑兵队倒下大半,纵然蒺藜并没能对战马与骑士造成致命伤害,但这一停一乱,丧失了追击的绝佳时机。
此时,南仲、师寰突然下令全体战车回击,一阵箭雨从天而降。
骑兵队本是极难中箭的移动靶,而今乱作一团,卒难逃脱,反而为了周王师的弓箭训练场,射死、踩死者甚众,负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眼看大势已去,骑兵队中却窜出一百余骑来,在那二位戎将的率领下冲出重围,绕过周王师战车阵,朝着王师大营冲来,眼看就要杀到召公虎跟前。
师寰吓了一跳,他听闻渠帅速答残忍好杀,这些戎兵想必知道败兵回营也难逃一死,索性来次玉碎攻击。眼看野人徒兵方阵抵挡不住区区百骑戎兵,师寰无奈,只得亲自驱车回援。
“布防!围成圈子,背靠背!”师寰朝着徒兵大吼道。
徒兵们正失魂落魄,此时见救星降临,迅速抖擞精神,抄起兵器照做。三人一伙、五人一群,背靠背站着,一致把长矛对外,组成一个个防御圈。
此乃师寰出征前精心操练的征伐,专门针对戎人骑兵设计。防御圈很快越结越大,数十、数百名徒兵缔结成团,那百余名戎人骑兵一时难以冲锋,只能回头另寻目标。
另一侧的南仲审时度势,也赶紧命令本部战车依次排开,里三层外三层,把这支骑兵百人队团团围住。
王师战车的战斗力绝非徒兵可比,装备精良、作战有素,很快就有一半西戎骑兵被围剿击杀,仅剩下数十名西戎骑兵困兽犹斗。
面对越来越小的包围圈,西戎骑兵的战马反而成了累赘,只得弃马同周王师肉搏。他们身长力大,又有锐利铜戈在手,竟可以一敌五而不落下风。
然而,西戎猛士再强悍,终归寡不敌众。两员戎将见大势已去,便仰天长啸,调转长戈,自尽身亡。
而战场的另一头,西戎渠帅速答见骑兵先锋队初战失利,也无心恋战,灰溜溜收兵回营。
半日厮杀总算停息,血流成河,残阳如血。
师寰、南仲、兮吉甫各自清点己方伤亡人数,由于战术奏效,甲士死伤者不到百人,但徒兵伤亡就惨重不少,仅此一战,死者五百余人,伤者过千。
听闻这数字,召公虎默然不语。
好在此战斩首五百,缴获铜戈二百、西戎战马数十匹,收获也算不小。
收拾停当,召公虎下令鸣金收兵,回西陲歇息,秦仲父子早已设宴,为众将帅接风洗尘。
回到帐中,召公虎先给兮吉甫记上首功:“兮大夫初临战阵,略施小计便告大捷,颇有缴获。”
兮吉甫起身行礼,连称侥幸,道:“西戎强悍,若正面交锋,必然损失惨重。敌人所倚仗者,一为其勇,二为其马,三为兵刃。勇则骄之,诱之轻进;擅长骑乘,便障其速;只是这兵刃锐利……着实头疼。”
师寰与南仲相视一眼,此役过后,二人对兮吉甫的印象大为改观。
此前,人们将兮吉甫、仲山甫与自己并称为“布衣五大夫”,师寰还颇为不平,这二人虽有经世之才,但并未在沙场上立得寸土之功,比方兴尚且不如,岂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但今日此役战罢,师寰没想到兮吉甫竟然智谋甚广,通晓兵法。更难得可贵的是,他立功却不倨傲,实是难得,不由亲近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