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谋也,”兮吉甫顿了顿,接着道,“虢、虞二公都是浸淫政坛多年的老奸巨猾之辈,哪有那么好对付?新天子此举,怕是会惹得一身腥臊罢。”
方兴略有紧张,盼知其解。
兮吉甫解释道:“在国人心目中,虢公长父与荣夷公同为厉王佞臣,早已人神共愤。新天子将其父王驾崩归罪二公,固能俘获些许民心。然而,大周并非国人之大周,乃是公卿大夫、诸侯公族之大周,天子乍一登基便如此锋芒,乃是大忌,怕寒了公卿诸侯之心。”
“那……难道此举会动摇国本?”方兴赶忙问道。
兮吉甫微微点头:“不论彘林狼狈一战,还是渭河边应对陆浑戎作乱,公卿、诸侯已亲眼见证周王室之无能、腐朽。四夷此时趁虚而入,内忧外患,大周如何抵挡?诸侯可敢赴险相救?”
“哎呀兮兄,”方兴抚掌跳起,“你终于说到正题也!五路犯周,便是觊觎大周空虚罢?”
“不急,”兮吉甫微微一笑,“你所看到的,只是五路犯周之果,却可知其因如何?”
这话问得深奥,方兴连连摇头。
“你说,这次五路犯周,不觉得有何诡异之处么?”
“未知。”
兮吉甫道:“那我问你,为何这五路叛军早不来、晚不来,一定要在新王登基之时来?给新天子一个下马威?”
“我急得糊涂了,还没想到此节,”方兴挠了挠头,若有所悟,“为何叛军来得如此凑巧,就如同约定好了一般?半日之间同时发难,是想让大周顾首不顾尾、应接不暇么?”
“四夷之间,山高水远,通信不便。今日五路犯周战报齐到,实则昨日便已犯边,如此同日起兵、四方诸侯同时示警,也未免太巧吧!”
“那是何故?”
“有且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四夷早已蓄谋约定日期!”
方兴道:“兮兄所言有理,那五路叛军又是何时串通一气?”
兮吉甫掐着指头,煞有介事地算道:“最快……怕是也要追溯半月之前,正好是厉天子下葬、陆浑戎侵犯镐京城的之时。”
“何以见得是那时?”
兮吉甫道:“周王师连小小陆浑戎都难以对付,得靠南仲、师寰将军里应外合才得攻破,王师战力之不堪可见一斑。如今大周早不复当年锐气,正是五路叛乱势力浑水摸鱼的最佳良机。”
“最佳良机?”方兴奇道,“此前厉天子出奔、国内空虚,周、召二公共和执政之时,难道不是更好的机会么?”
“厉天子威名远播海外,昔日楚王熊渠何等嚣张,都吓得不得不放弃称王。只要厉天子在世一日,四夷便不敢轻举妄动。而今新天子即位,主少国疑之时,才有隙可乘。倘若少年天子羽翼渐丰,甚至成中兴之业,那时更是已然太迟。”
“四夷真是狡猾!”方兴小声骂道。
兮吉甫笑道:“正因为四夷狡猾,唯利是贪、唯利是图,愚兄才有一个疑点参不透彻。”
“愿闻!”
“如若大周真是不堪一击,有如四夷囊中之物,那叛军似乎少了一路……”
方兴不解:“已然五路犯周,兮兄还嫌不足?此话从何说起?”“方老弟,普天下反周势力之中,还有哪一路并未举兵?”兮吉甫反问道。
方兴绞尽脑汁,想了想道:“莫非是陆浑戎?”
兮吉甫摇头:“陆浑戎乃疥癞小疾,何足挂齿?他们本是藏匿于终南山的华夏流民,绝非大周之患。”
方兴望了眼兮吉甫,又猜道:“莫非是西南之巴、蜀?”
兮吉甫莞尔一笑:“我们蜀道艰险崎岖,蜀王犯不上觊觎中原;巴地几大部落犹如一盘散沙。巴、蜀君主再想不开,也不至于出兵北上犯险,毕竟,蜀道杀人可比大周王师要厉害许多。”
方兴再想不出,摇头不知。
兮吉甫拍了拍方兴肩膀:“看来,方老弟对四夷了解不多嘛。”
“愿听赐教。”这少年倒是谦虚。
“你可知,各路叛军史上与大周交战,胜败几何?”
方兴皱眉回忆:“南方楚国,在昭王、厉王时与周王师有过交锋;东边淮夷,在穆王、厉王时也曾西犯过洛邑;赤狄自国人暴动后才劫掠北境。至于白狄、西戎、伊洛之戎,倒还是第一次与大周撕破脸皮。”
“不错,这些都没在大周鼎盛之时尝过甜头,唯独一路反叛势力,与大周历次作战都占上风,却不在五路犯周之列。”
“那会是谁?”
“犬戎!”兮吉甫道。
方兴这才恍然大悟,连称健忘。
犬戎,乃是游离于大周西北的游猎部族,相传是后世匈奴之祖先。该族先祖以犬为图腾,故称“犬戎”。
周朝鼎盛时期,周穆王曾远征犬戎大胜,最终掠取其圣物四白狼、四白鹿以归。犬戎深以为耻,至此与大周结下不共戴天之梁子。到了共、懿、孝、夷四王昏庸,犬戎更是再没停止过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