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44章 方兴 ? 陆(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芈芙走后,三位黑衣人果然并未追赶。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报前番七名同伴被杀之仇,而是忌惮杨不疑。方兴见状,便渐渐放下心来。
    虽在叛军营中身陷缧绁,但熊雪有求于己,危险的地方反而更安全。故而虽然地窖中阴暗湿冷,方兴却被好吃好喝款待,反倒比过去月余在巫山中风餐露宿要惬意许多。地窖安静地很,方兴乐得把这些天纷乱的思绪梳理一番。
    来到鱼腹浦之前,巫教探秘的线索就接近断绝,方兴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鱼部落身上。这个小聚落竟然扼守住荆楚通往巴蜀的必经之路上,本就十分诡异,方兴相信此地一定藏着许多重要秘密。
    如今,熊雪占据了这个入蜀的交通枢纽,并残暴地将鱼部落几乎屠尽。他的目的是什么?看中此地易守难攻的地形以筑城?还是看中巴盐的经济利益?还是说,这背后有巫教的纠葛?
    想到这,方兴不由怀疑起门外的三位黑衣人来。
    数起来,这是第三波寻衅的黑衣人了。神农架别院要劫走姜艾的二人是第一波,翠屏山上偷袭溶洞的五人是第二波,现在与熊雪勾结的三人是第三波,也是武艺最强的一波。
    他们到底是谁?杨不疑说这些刺客并非巫教之人,很可能是商盟中人假扮。可既与商盟有关,他们为何不替熊徇办事,反来这鱼腹浦与熊雪勾结?
    方兴理不出头绪,便回忆起鱼部落长老的话来——
    这位老人家也是命大,芈芙为了让他脱险,反倒被熊雪俘虏。而身中蛊毒的鱼长老跌跌撞撞找到方兴的藏身处,得了姜艾的丹药续命,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待缓过气来,老人家说起鱼部落的前世今生。
    很显然,鱼部落是巫族后代,并以此为荣。但他们属于别系旁支,故而对祖上灵山十巫的历史语焉不详。
    自从巫咸、蚩尤相继在中原争夺战中败于华夏集团,剩下的六族巫人不得已退回巫山老巢。南国多山地,巫族无法耕种为生,只得选择更务实的营生——鱼盐。
    盐乃百味之主,既可烹饪调味,又可腌制肉品,保证食物充盈。三峡盛产盐泉、盐矿。巫人因地制宜,便将制盐产业钻研得炉火纯青。烧陶瓮、制竹篊、焚材新、作井盐,以至于当时“巫盐”名声天下闻名。
    有了好盐,鱼腹浦便成了最大的盐商集散地,巫族盐贩从大山之中徒步背盐出来,而天下盐商又从这里贩向四方。到后来,食盐被当成硬通货,或沿蜀道入川,或顺江流而下入荆楚,以至中原。
    贩盐远比产盐来钱快,故而鱼腹浦所在迅速富庶繁华,鱼部落也是人丁兴旺。
    除了巫盐之外,巫族人同样擅长采药,而盐矿附近又有充足的丹砂,既可以入药,也可制成红器,同样深受各处商贾欢迎。巫族有了巫盐、丹砂经济来源,加上人口丰盈,自然就能催生一个强大的政权。
    江北的六个巫族部落在巫姑氏神女的率领下,在巫峡以西建立了巫臷国。而鱼部落,便是巫臷国的遗民。
    “巫盐、丹砂、悬棺,此乃巫臷国之三至宝。”老族长道。
    原来,最早的巫族人在峭壁上凿洞,乃是为了用空心竹竿运送盐水。但久而久之,巫臷国的先民们便认为将逝者也安葬于峭壁之上,这才是侍奉盐神的方式。此后,悬棺习俗便深入巫族民心。
    虽然都带“巫”字,但巫臷国与巫教并无关联。巫臷国人只崇拜盐神,却对巫教教众供奉的“教主蚩尤”嗤之以鼻。
    只不过,巫臷国虽然富饶,但生活也太过安逸。这时,西部崛起了巴族部落,尚武惯战,不断蚕食巫臷国领土,最终在大周初年灭亡了巫臷国,建立巴国。而这巴国后来还加入了武王伐纣的大业,是参与孟津会盟的八大蛮族势力之一。
    尘埃落定,经过百余年的蚕食掠夺,巴人最终成了巫峡的主人,巫盐也就此改名巴盐,后人叫得顺了,也把食盐称作“盐巴”。
    讽刺的是,巴人的祖先非是旁人,亦是灵山十巫的后代。只不过,巴人虽占据盐山、盐矿,却不会制盐。把巫臷国存下足够支应两百年的余盐用完后,巴人也山穷水尽。这时“荆王”熊渠帅兵来伐鱼腹浦,巴国大败。
    而从鱼部落是巫臷国的遗民,在巴国败后,重新回到故地鱼腹浦安顿下来。没想到,今日却遇到熊雪,遭受灭顶之灾。
    也是从巴国长老口中,方兴知晓了熊雪此来的终极目的——熊雪要推翻熊徇政权,需要寻求与巴族人联盟。作为交换,熊雪要夺取鱼腹浦,让鱼族人教巴人制盐。
    听到这,方兴有了眉目。于是他心生一念,辞别姜艾、阿沅和鱼长老,毅然决然来到熊雪大营,自愿担任人质,只求换走芈芙。
    方兴决定赌一把熊雪的人性。同样是俘虏,一个是自愿替叛军出谋划策的方兴,一个是心心念念皆骨肉之情的芈芙,熊雪会选择前者吗?事实证明,方兴赌对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