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非也……”姜诚始料不及,有些支吾,“此等图谋,诚也是从犬戎……不,西戎诸酋长处听得……”
一向淡定自若的姜戎族长,突然被一句话呛得语无伦次,早不见了那份潇洒和飘逸。
直到这时,姜诚才真正领略到方兴出众的辩才——昔日汉阳一辩,这少年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楚君熊霜罢兵归顺,绝非浪得虚名。
召公虎见姜诚尴尬,忍俊不禁,为巫教和商盟笼罩的阴郁情绪略有缓解。于是起身拍了拍方兴的肩膀,揶揄道:“你这小子,也太过多疑。如果姜族长真有图谋,他何必不打自招?勿再多言!”
老太保亲自打圆场,众人也附和着大笑起来,姜诚顿觉如释重负。心道,召公虎老成持重,用人不疑,大周得他辅佐,中兴可期。
反观方兴,他脸涨得通红,吐了吐舌头。这副腼腆样子提醒了姜诚,他终究还是个少年,心直口快,眼中对自己倒也没有敌意,反有惺惺相惜之情,不由释怀。
召公虎心情略有平复,虚心问姜诚道:“族长有何良策,以根除西面之患?”
姜诚道:“诚此来,便是为大周献上药方——大周西域之稳定与否,与我姜族之生死存亡,可谓息息相关。”
“计将安出?”
姜诚道:“诚不才,倒有两计奉于太保。其一,曰筑新城以驻军;其二,曰击劲敌于未强。”
“筑城以驻军?”召公虎沉吟片刻,不得要领,“不知当筑于何处?”
“太保请看!”姜诚再次走到作战地图之前,指陈仓故地对众人道,“大周西部防御完全依赖于诸侯,封虢国以防御犬戎,封秦人于陇山之西陲险隘以防西戎。即便如此,大周西藩守御有余、攻略不足。然则上守为攻,不攻反不守矣,绝非长远之计也!”
“那依族长高见,又当如何?”
“上古先贤有云,‘生于忧患,亡于安乐’,边患猛于虎,若一心固守险关要隘,必有一疏而前功尽弃。故大周应当以攻代守,在险地筑城,而后陈兵以屯之。”
“此言有理!只不知,关外可否有此险地?”召公虎很感兴趣。
姜诚转头望向兮吉甫,微微笑道:“想必,防御西戎之地,兮大夫出征之前,便早已心中有数罢?”
“愿听族长之见。”兮吉甫点头默笑。和聪明人议事,乃人生快事也。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姜诚也不再卖关子,而是指向地图上邽邑所在,“邽地乃华夏龙兴之地,亦是姬姓、姜姓发祥故地,古有吉兆,名曰‘天水’。邽邑方圆数百里皆四塞沃野,虽非易守,但也难攻。若能长久经略此地,定为陇右重镇,西戎必不敢染指关中!”
“正合孤意!”召公虎大喜,“此次回师,孤定留一员上将于此地,经略要塞以驻兵御戎!”
姜诚赞道:“太保之魄力,姜诚佩服之至!”
这倒不是虚话,邽地虽是肥地,但要在此间筑城,耗费币帑甚巨不说,更是要面临西戎诸部夜以继日的骚扰,压力可想而知。
换成旁人,邽地孤悬陇山之外,绝无经营必要。但此乃鼠目寸光之见,邽邑为战略要冲,大周只要在这里经营十载以上,定能站稳脚跟、引为塞上要冲。此消彼长,西戎之乱早晚平息。
召公虎的决定需要勇气,更难能可贵者,老太保没有犹豫太久。姜诚热血上涌,竟萌生与其结为忘年交之意。
于是又献一策:“仅在邽邑筑城,犹嫌不足!”
“此话怎讲?难道邽邑守不住西戎么?”
“西戎诸部若犯陇山,邽邑足以抵挡。”说到这,姜诚刻意望了眼秦康,对方脸上满是期待。诚然,大周如果经略邽邑,那么西陲便不再是前线,秦人与西戎血战数十载,终于可以过上安生日子。
“那?”召公虎不得要领。
“邽邑若得筑城,西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若是西戎不犯陇山,取道犬戎呢?”
这话说得召公虎倒吸一口凉气,忙问对策。
姜诚顿了顿,在地图上划了一片高地:“太保可曾识得此地?”
“此乃太原也!这正是大周祖上龙兴之地,”召公虎眼中放光,“周先祖公刘以豳为都,在此大塬上经略数世,故曰‘太原’。后武王封密国于此,共王时又灭密而自居之。”
姜诚点头道:“正是,祖宗之地不可偏废。自共王以来,太原无人问津,不驻一兵、不修一寨,实乃善用兵者之大憾。此地为犬戎入侵关中之咽喉,且居高临下,适宜筑城屯军,若为犬戎所得,则攻守之势异也!”
召公虎抚须喜道:“太原依托崆峒山之险要,若能在此筑城,则萧关不再孤悬于外,却是可以一举压制犬戎之患!”
姜诚长作一揖:“太保,此乃诚之愚见,贻笑大方。”
召公虎亦大笑道:“族长何须过谦,孤愧领太保久矣,然今日才初踏西地,确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