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40章 姜艾 ? 伍(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众人决定一道下山,倒是让姜艾略微心安——巫教的刺客接连两次寻自己晦气,真是提心吊胆,有苦难言。
    来巫山探秘前前后后已有大半个月,转眼已是仲春月,天气回暖,没走多久竟然香汗淋漓。
    与初来乍到时不同,离开江南三峰时,众人心情很是愉悦。毕竟有杨不疑和蒲无伤两位江湖大佬在旁同行,方兴和芈芙主仆都觉得安心许多。
    但姜艾是个例外。一来她早已得知此二人会暗中相随,二来,钜子杨不疑对自己的猜疑从未停歇,她还需时时刻刻提防。
    一路上,方兴同蒲、杨二人手舞足蹈地总结此番江南之行。显然,在方大夫和蒲师爷的努力下,巫山探秘已然颇有进展,巫族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
    既然江南三峰的先民因“背叛”巫族而被彻底清算,那巫教创立一事自然与他们无关。
    而姜艾知道,要探寻巫教之秘,终极目标必是找到其总坛所在。而这一切,要从巫教创教始祖蚩尤处下手。
    按方兴的说法,上古中原有三大部族集团——华夏出自太昊伏羲一系,经三皇、神农、五帝,其后便是炎黄子孙;东夷源于少昊一系,亦是中原旁支;唯独蚩尤的苗蛮集团自成一系。
    而巫教从巫咸处萌芽,蚩尤亦是巫咸族后人,若要对巫教刨根揭底,便要寻得巫咸山踪迹。
    在飞凤峰的壁画上,只标注江南三峰和江北六峰的位置,缺漏的想必便是巫咸氏一峰。与此同时,而巫山十二峰中还有三座不知所在。
    进展虽然可喜,但离真相大白尚有差距。
    不管怎么说,江南三峰有了可喜收获,众人没理由对江北六峰之旅丧失期待。
    毕竟,车到山前必有路。
    但人到江前,就有些棘手了……
    好消息是,杨不疑寻得被芈芙遗弃车马,并重新物归原主。此次重回江北,能省些脚力毕竟是好事。
    坏消息是,当初芈芙和阿沅熬夜赶制出来的大木筏,怕是早被江水冲入海里。
    “扎筏子倒是不难,”芈芙长叹一口气,“只是这江南的木材,不太顶用啊!”
    “还要找松树、柏树么?”方兴放眼望去,似乎找不到像样的森林。
    江南不像江北那般树木茂盛,这里地貌大多是低矮灌木与草本植被。一路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材料。
    “除了造船,这马车经过几日风吹雨淋,也要好好修补一番了。”姜艾撅了撅嘴,好一个“屋漏偏逢连夜雨”。
    经过两日两夜的寻觅,众人终于找到了几颗杉木,这可是造船的好材料。
    虽说杉木高大难斩斫,但所有人此时皆已配有商盟刺客那缴获的利刃,要砍树凿船,倒也轻松不太费力。即便如此,当一个大木筏大功告成之时,还是用废了两把宝刀。
    “我和艾姑娘反正用不上兵刃,断了就断了罢。”方兴倒是洒脱。
    杨不疑却心疼不已,斥责蒲无伤道:“叫你前几天浪费一把兵刃,这回你满意了吧?全折给你当药锄得了!”
    蒲无伤吐了吐舌头,他不知道如何反驳,低着头编绳索去了。
    “诸位,打起精神来,”芈芙着手收集布料,“顺流而上可比逆流而下难得多。”
    “你要这些布何用?”方兴不情愿地把自己的衣裳截下一段,交给对方。
    他的一袭长衫成了短打,哪里还有半点大周大夫那风度翩翩模样,看起来和楚国村汉一般,那窘态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芈芙白了他一眼:“你有文化,但是好没常识!”
    “这……”方大夫瞬间又化身呆头鹅。
    芈芙道:“这可是大江,水逆流而湍急,可不是我们六个人用木桨能划得动的,我们得靠风!所以,只能委屈你们三个汉子,多贡献些布料来,缝成帆布,待到东南风起,便可下水溯行。”
    “你们不是有备用衣服么?”方兴挠了挠头。
    “傻呀!我们的可是纱布、绸布,这些布料能当风帆?”芈芙哭笑不得,就差没把方兴胖揍一顿。
    “东南风,”方兴高举右手,徒手测风向,“好运气,今夜便有!”
    “此话当真?”芈芙将信将疑。
    “我可是职方氏大夫!不信我信谁?”方兴得意不已,他努力挽回面子。
    “瞧他那德性!”芈芙再也忍不住,趴在姜艾肩上大笑起来。
    月黑风高,果然东南风骤起。
    虽说深夜行船太过凶险,但春日里的东南风也是稀罕之物,加之此时正是大江退潮,众人不愿坐失这难得的渡河良机,七手八脚把行李、马车搬上木筏,花了好几个时辰功夫,终在北岸一处浅滩搁浅。
    “嘿,我说芈姑娘……”杨不疑看了一眼芈芙脸色,赶紧改口,“不对,没有姑娘。”
    “何事?”芈芙没好气道。她刚把木筏用绳索绑在礁石旁,拍了拍手上的泥沙。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