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38章 虞公余臣 ? 贰(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王静迫不及待:“太保详细说来。”
    召公虎道:“大周开国之初,武王病重,欲传位于四弟周公旦。周公辞而不受,道:‘兄终弟及,此乃殷商旧例,然兄病则诸弟为乱,祸患之本也。王兄驾崩后传位于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三监必乱!’
    “武王知道这三个弟弟嫉妒周公之贤能,若是周公旦继位,此三人必拥兵造反。于是问道:‘那依王弟之见,当选何人以继承余一人之位?’周公旦道:‘必是嫡长子继承,当立太子诵。’
    “武王否决:‘太子诵年幼且弱,若王弟你回鲁国封地,太子无人辅佐,定势单力孤。’周公道:‘弟愿倾尽所有,竭力辅佐太子。’武王还是担心,便提议:‘大周继承制度,定为一继一及如何?’
    “依照武王之本意,兄终弟及制度乃殷商覆亡之根本,而嫡长子继承制在当时缺乏普遍认同,因此提出折中之‘一继一及’制度。武王死后,传位于周公,周公薨后,再将王位传回太子诵。”
    周王静道:“既如此,大周其后十王,又如何最终定下嫡长子继承制之成法呢?”
    召公虎道:“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基础,亦是周公所制定周礼之核心,周公定不会轻易放弃此主张。因此,武王驾崩后,周公拥立太子诵为周成王,自己则代以摄政。为了验证武王‘一继一及’之创想,便以鲁国为试,在自己封国推行‘一继一及’制。”
    周王静问道:“那鲁国所行‘一继一及’,效果如何?”
    召公虎道:“依周公本意,鲁国开国国君伯禽传位于长子鲁考公,其后再传位于次子鲁炀公,其后鲁炀公还政于侄子、考公之子。这便是‘一继一及’之初衷。
    “不料,鲁炀公暴虐,不顾宗族、大臣反对,不愿还政于侄儿,而是执意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鲁幽公。这鲁幽公和父亲一样不成器,决意彻底打破‘一继一及’制度,不愿传位给弟弟,而欲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鲁幽公之弟鲁魏公忍无可忍,杀死了鲁幽公,并亲赴镐京向周昭王请罪,说自己乃是为了恢复‘一继一及’制度,方大义灭亲。昭王大喜,不仅对鲁魏公弑兄一事既往不咎,还给其父兄上了‘炀’、‘幽’这样的恶谥号,以示对鲁国‘一继一及’制度的认同。
    “不料想,当周昭王驾崩之后,鲁魏公又重蹈覆辙,传位给自己儿子。至此,鲁国君位虽始终‘一继一及’,但永远在小宗一系传袭,大宗之嫡长子反而永远大权旁落。鲁国如此违背周公所定之继承制,至今已9世也。”
    听完召公虎对鲁国君位更迭之介绍,朝堂上气氛突然变得沉重。虞公余臣听到这,也为召公虎的丰富学识所折服——这老太保理政、打仗之余,竟还学了不少知识。
    周王静则是郁愤未平,恶狠狠道:“鲁国身为圣贤周公之后,其子孙后代却如此不贤不孝,不把周王和周礼放在眼里!如此诸侯,余一人早晚要兴师问罪!”
    召公虎见不是话头,于是转移话题:“当务之急,是曹国之事如何?”
    此话一出,虞公余臣才发现刚才朝上的气氛显然被周王静带歪——明明是曹国弑君,为何天子反倒翻出鲁国陈年旧账,对此不依不饶?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齐鲁是通婚近邻,但近来边境纷争频仍、关系不洽,周王静身为齐国准女婿,自然要憋着替齐国出一口气。
    看热闹不嫌事大,虞公余臣还是很期待,天子会如何应对曹国弑君之事。如果能打起仗来更好,虢公常说,大周战乱越频仍,虢、虞的“歪财”便会数到手软。
    周王静神情阴郁,冷冷道:“周公旦之制礼作乐,此乃治世之本也,方有成、康之治。自昭王天子登基,鲁魏公弑君兄,大周礼制遭遇重创,王室威信也由盛转衰。周礼绝不可践踏,今曹国之乱,如昔日宋、鲁之乱,余一人不可姑息养奸,定要严惩此弑君贼子!”
    众卿大夫闻言,纷纷附和,各种喊打喊杀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众人对于究竟是派兵讨伐,还是派使臣前去问罪,一时间莫衷一是。
    周王静显然有些按捺不住,道:“速速遣使告知太傅虢公,派成周八师前去曹国,兴师问罪,不能堕了天子威名!”
    召公虎见状不妙,赶忙出班劝阻:“天子!万万不可轻率!”
    随后,卫伯和与几位老臣也苦苦相劝,周王静这才略微恢复镇定,决定派使臣前往质问,先礼后兵。虞公余臣本意是煽动刀兵,可眼下死党虢公长父远在洛邑,他自忖口拙,也知寡不敌众,只是兀自懊悔。
    天子已然决定派遣使臣问罪,那问题是,谁来出使呢?
    于公,使臣级别需要达到9卿;于私,使臣需要血统尊贵,王室血脉为佳。最好,此人年富力强,与曹国交涉后,还可以转向东去,前往齐、鲁二国吊丧。
    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似乎只有一个人,一个唯一能胜任大宗伯职位的人。
    就在此时,召公虎出列启奏:“臣愿保奏一人为大宗伯!”
    “谁?”周王静话中透着杀气。
    “王子友!”
    此言一出,所有人齐刷刷地望向老太保,并为他的勇气感到敬佩。毕竟,也只有召公虎有资格如此举荐,是他扶立周王静登基,并扫除一切大周的隐患。
    不过即便如此,虞公余臣还是觉得老太保太过托大,这不明摆着捋天子的逆鳞么?
    但周王静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
    “余准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