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将皆目视方兴,看得他颇不好意思。
召公虎忙问道:“方叔,速速说来。”
方兴行礼道:“太保可曾记得,起初周王师从太原撤军时,曾留下五百兵卒守城?”
召公虎道:“是也!彼时孤甚奇之,当初王师从太原撤往岐山,兮大夫执意留下五百精壮将校守城,众将皆谓其送死,不知生死若何?”回忆起当时之事,召公虎面色颇为不忍。
方兴道:“这五百精兵并非用于守太原,而是兮大夫攻萧关之援也!”
“此话怎讲?”
“撤军之时,这些死士并未死守太原,而是备足半月之粮,各持斧、铲、钩、索,潜入密林深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如今半月已过,神鬼不觉为王师掘出通天密道,可从岐山直通萧关,畅行无阻。”
召公虎闻言,拍案叫绝:“果真如此?此计瞒得我好苦!”
兮吉甫笑道:“大事未成,不敢有泄。”
召公虎大喜,夸赞道:“古之弈棋高手,留一着伏手,十着后可有妙用。今观兮大夫用兵,有如高手弈棋,如此大才,孤佩服不已!”
“太保谬赞!”兮吉甫走到召公虎切近,耳语道,“要夺萧关,便如此这般……”
召公虎面露笑意:“就依兮大夫安排布阵,孤无有不从!”
兮吉甫后退三步,对召公虎长作一揖,拿起令箭,对众人道:“程仲庚、程仲辛听令!”
“末将在!”程氏兄弟意气风发。
“你二人各领一师,随兮甲去夺萧关!”
“得令!”二人相视一笑,憋了多日的怨气,终于可以找犬戎人发泄一番。
兮吉甫继续安排:“方大夫,待萧关捷报传至,你便奇袭犬戎贮粮之处,其粮道断后,孤立无援,太原可计日而得也!”
方兴欣然领命。
兮吉甫又对召公虎道:“太保,末将还有一不情之请,还望成全。”
“兮大夫但讲无妨。”
“夺取萧关之后,末将需得便宜行事之权。”
“此小事耳,”召公虎大笑,取过此前留给方兴的令剑,转交兮吉甫道,“此役,一切听凭兮大夫部署!务必多加小心。”
兮吉甫施过军礼,当下整饬兵马,挑了五千精兵,备足十日干粮。安排完毕,便向召公虎辞行北上。
且说方兴领过军令,带领一师兵马,埋伏于犬戎屯粮之处附近。
此前方兴助程氏兄弟守岐山之时,曾经多次派斥候来探此地,甚至欲施火计以焚其粮草,奈何犬戎人戒备森严,无法得手。
然而今日不同,犬戎屯粮之地守兵骤减,再一打探,期间屯粮也少去大半。
待方兴派出精干细作,假扮犬戎运粮队,竟能轻松混入其粮仓,带回最新情报——
一切正如兮吉甫所料,犬戎国主贪图陇右之地,故而亲率一万兵马,溯泾水北上,准备绕过崆峒山去取西戎故土。而犬戎国主贪利,同样不肯舍弃太原,故留下五千守军,着其义子苌貅镇守,以抵抗周王师的反扑。
说起那苌貅,本是犬戎部一员普通战将,以其勇猛,又救过犬戎国主之命,故深受国主宠爱。犬戎国主因诸子幼小,故认苌貅为螟蛉义子,常带在左右,屡立战功,此役全歼西戎主力他更是居功至伟。
久而久之,苌貅恃宠而骄,自诩可独当一面,屡屡向国主讨求主将之位。国主为遂义子所愿,不惜与国师翻脸,执意派他镇守太原。苌貅大愿得偿,自是欣喜若狂。
此人倒也颇有将才,受命之后,日夜巡查太原各处防务,不敢有怠。
苌貅深知太原得来不易,故而加倍小心,成日修补城墙、建筑防御工事。即便如此还嫌不足,又分别从萧关和屯粮之地调来千余军士,加强太原守备。
方兴闻听太原城内的情报,不由窃喜。
看来,这苌貅不可谓不努力,但终究不是兮吉甫对手。他哪里会想得到,周王师从来就没有打算正面攻打太原,恰恰相反,王师精锐倏然出现在最不可能的方位——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