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38章 虞公余臣 ? 壹(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周王师那些残兵败将,岂是我虞、虢国精锐部队之敌手?倒不如你我调转矛头,嘿嘿,来个一了百了,虞公意下如何?”
    这可是谋反!虞公余臣脸色大变,赶忙劝道道:“太傅万不可冲动!”
    “哈哈哈哈!”虢公长父突然仰天大笑。
    “太傅何故发笑?”虞公余臣听得满身白毛汗。
    “孤也就是随便说说,虞公何胆怯如此?”
    “这……此种玩笑可开不得!”
    “依孤看来,上天早已不眷顾大周,天子出奔,礼崩乐坏,诸侯们也是离心离德。你我身为公爵大国,国中有军、手头有粮,退足以自保,进亦可称霸图强!”
    太傅总拿虢国和虞国一起说事,给寡人灌迷魂汤。可我身为虞公,倒也不得不为虞国未来着想。
    从这个角度看,周、召二公乃世袭公卿,虢、虞则是以外诸侯身份入朝为官,立场本就有异。这是天然的隔阂,不能怪虢公长父拉帮结派,而是派系本便应是如此。
    想到这,虞公余臣倒是看开了一些。
    这时,虢公长父已在营帐摆下酒席,邀虞公入营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好鹿肉!”虞公余臣很是满足,美食对于他这身材的人而言,简直难以抗拒。
    “孤有病,”虢公长父席间语出惊人,“心病!”
    “此话怎讲?”虞公余臣吃人嘴短,明知对方有坏水,又不得不问。
    “孤何其羡慕虞国之封地——沃土数百里,人口数十万,更重要的是坐拥天下最大盐池,好一个富得流油!”他一语双关,不怀好意地看了眼虞公的体型。
    “哪里话,虢国也不差!”
    “虞公饱汉不知饿汉饥,”虢公长父神色黯然:“虢国是军事重镇,并非良地——东南是周、召封邑,西北北戎狄包夹,虢邑土地贫瘠、人民稀少、无险可守。”
    “故而?”
    “故而待天下有变,虞国退可自守、进可图山西,进而图谋天下。虢国则不然,夹缝之下,朝不保夕,早晚亡国灭种……”
    “所以太傅有何计议?”虞公余臣知道,这老狐狸总是带着答案问问题,寡人只需静听便可。
    虢公长父突然豪气万丈:“我虢国想要有所作为,只有一条路——迁封!”
    “大周开国以来,可无迁封先例。”虞公小声嘟囔。
    虢公长父充耳不闻,走出大帐,眺望远山。虞公余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跟着出了帐。
    “此为何地?”太傅阴鸷的脸突然闪现惊异之色。
    虞公余臣摇了摇头,找来智囊宫之垣。
    宫之垣道:“此地名曰曲沃。”
    虢公长父来了兴致:“曲沃?此名甚佳,可有何来历?”
    宫之垣娓娓道来:“晋国自桐叶封于唐,便以绛山为宗,定都在绛城。绛水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悬而为沃泉,9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也。”
    虢公长父显然不想听这身材短小、其貌不扬的虞国智囊卖弄学问,但这不影响太傅对此地的垂涎:“曲沃土地丰美,地形优越,是个建都之处!”
    宫之垣无心道:“此处林间紫气环绕,若得贤能君主居之,久之必成王霸之业。”
    “孤便是贤能君主,”虢公长父听得眼前放光,“看来先生颇知晓挑地营城之事?”
    宫之垣作揖道:“略懂一二。”
    虢公长父大喜:“孤便要把虢国迁到此地,可否?”
    太傅好大口气,虞公余臣心中七上八下,赶紧摇头目视手下。毕竟,这可是宫之垣为自己未来谋划的地盘。
    “不可,此地已为晋国所有……”宫之垣替主公撒了个谎。
    “晋国哪有这么大胃口?”虢公长父将信将疑。
    “虢国为公国,若要迁封,定有更好之处……”宫之垣略有支吾。
    “不见得吧?”虢公长父眯起眼睛,“历代天子早把可封之地都封尽也,哪余下甚么好地方?”
    “这……”宫之垣语塞。
    “三门峡若何?”虢公长父一脸坏笑。
    虞公余臣大吃一惊,这太傅好生厉害。宫之垣为虞国谋划过两个必取之地——一个是曲沃,另一个便是三门峡两岸。宫之垣此前不认识虢公长父,太傅何以对此了然于胸?
    三门峡乃黄河边军事要冲,其北便是虞国南大门,关乎生虞国死存亡之命门。
    “三门峡虽好,可如今已有焦国在彼……”宫之垣想尽办法劝阻。
    “焦国国君乃酒囊饭袋,早晚失其地,”虢公长父仰天大笑,“宫大夫,为孤好好说说?”
    宫之垣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但迫于对方淫威,只得虚与委蛇:“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之北即大河之阳,故曰大阳……”
    宫之垣一边说着,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还没等他说完,虢公抽出长剑,插在地图中大阳之处,志得意满,大笑道:“这便是孤要迁封之地!取此大阳之地,舍我其谁?”
    “不可不可!”虞公余臣目瞪口呆,虢公长父居然染指自己嘴边肥肉。
    ““太傅,大阳之地虽好,但在下斗胆推荐另一处。”宫之垣赶紧为主公解围。
    “说来!说来!”
    “三门峡以南还有一地,名曰上阳。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就是以这里为界……”
    “我必兼而取之!”虢公长父毫不客气,用剑把大阳、上阳连成一线,“等我虢国迁封于此,可就是你虞国邻邦、唇齿相依也!”
    虞公余臣吃了个哑巴亏,也只得赔笑点头。
    宴席散后,虢公长父志得意满,率军先行一步,扬长而去。
    宫之垣跟在主公身后,一言不发。
    “这个奸雄,”虞公余臣骂骂咧咧,“没想到他连寡人的主意都打!”
    宫之垣还在安慰:“此事主公倒不必在意。”
    “怎讲?”
    “大周国祚尚在,主公一时尚取不到曲沃与三门峡,就好比太傅虢公不得迁封地一般。”
    “此话有理!”
    “不过,”宫之垣如丧考妣,“虢公毕竟技高一筹,主公再如何防备,还是被他拉下了水……”
    “那个老狐狸……”虞公余臣咬牙道。
    常听镐京城国人在背后对寡人大加嘲笑,说“虞公”乃是“愚公”,只是他虢公长父的跟屁虫!更因虞国夹于太行、王屋二山之间,坊间还编造出“愚公移山”之寓言以嘲讽!是可忍,孰不可忍?
    “主公,太傅虢公已走多时,我军现在是回镐京?”宫之垣把虞公余臣从沉思中唤醒。
    “宫大夫少给寡人提太傅,”他猛地一收腹,把肥肚束紧,“不回镐京,回虞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