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19章 方兴 ? 叁(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也!”
    方兴道:“没想到,这座犬丘城其兴也忽、其败也速,竟至于此。”
    兮吉甫苦笑道:“此地命途多舛,先是犬戎聚居地犬丘,继而是懿天子国都槐里,继而孝天子迁而成废丘,后来又成了西陲秦地。”
    方兴道:“懿天子没想到,自己迁都之举成了笑谈,歪打正着,受封于此的秦族人,竟替大周守住了西陲之命门,长达百余年之久。”
    感叹之余,二人极目远眺——陇山脚下的这片沃土,似乎在无声诉说着一百年来的沧海桑田。如今的废都犬丘,已经成了秦人世代魂牵梦绕的发祥地。
    天色已晚,放眼望去,陇右之地点起星星点点的篝火,那便是西戎诸部落的扎寨之处。
    渐渐地,夜幕落下,山上严寒无比,众人皆宿营而眠,等待黎明。
    次日一早,测绘小队便开始了新一日的艰苦作业。
    通过昨日于各个角度的测量数据,对四方之位有明晰记录,今日便可将陇右地理绘制成图。
    部下经验丰富,方兴倒也清闲,于是兮吉甫拉来秦人的向导,开始一同构思下一步的行军布阵。
    “那是何地?”兮吉甫指着远处一块平原,对向导道。
    方兴极目望去,那是陇右腹地的一块平原,位于西戎诸部落阵营的身后。那平原上有许多灰点,看着像是西戎的聚居区,又有不少牛群、羊群在放牧。
    向导道:“此乃邽戎之地盘也!”
    兮吉甫道:“邽戎?是否就是上古妫姓之戎,炎帝幼女娃氏之后?”
    向导道:“正是,秦人世代居于此,倒也听闻如此传说。”
    兮吉甫点头自言自语道:“这么说,此地便是华夏发源之故地邽,亦是当年伏羲氏和女娲氏的降生地。”
    “伏羲、女娲?”方兴若有所思。
    兮吉甫对方兴道:“正是,前日周王师经过的陈仓故地,乃华胥氏之出生之地;而今日陇右之邽地,便是华胥氏诞下伏羲、女娲之处。”
    方兴道:“泮宫求学之时,便听过华胥氏典故,王畿东面之西岳华山,便是以华胥氏命名。”
    兮吉甫道:“不仅如此,我们华夏族之‘华’,便是取自华胥氏。说起华胥氏,算是所有华夏人之‘始祖母’也。”
    “愿闻其典故。”
    兮吉甫道:“传说华胥氏乃风姓之女,蛇身人首,因在野外踩巨人足迹,意有所动,忽然红光大现,因而妊娠怀孕。华胥氏由陈仓西迁于邽地,怀胎长达十二载,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乃太昊伏羲,女儿便是女娲。
    “华胥氏仙逝后洪水滔天,大水从天而降,人间只剩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人类不绝,兄妹便商议结为夫妻。然此事羞耻,便把人类之命运托付给上天,若天不绝人迹,便让两堆篝火之烟合为一股。
    “果然,两股浓云升天之后,纠缠在一起,二人便顺应天意,结为夫妇。他们便在邽地孕育后代,成为华夏诸族、上古八姓之始祖,后人们为纪念这场从天而降之大水,亦把此地称为‘天水’。”
    方兴连连点头:“我曾拜读《三坟五典》之记载,太昊伏羲团结统一华夏各部,定都于陈,封禅泰山。取蟒蛇之身,鳄鱼之头,雄鹿之角,猛虎之眼,红鲤之鳞,巨蜥之腿,苍鹰之爪,白鲨之尾,须鲸之须,创立龙之族徽,此后,华夏人便以龙之传人自居。”
    兮吉甫道:“诚然,伏羲教民以渔猎、传结绳记事、定对偶嫁娶。此外,他仰观天地之乾坤、水火之坎离、风雷之巽震、山泽之艮兑,分阴阳之爻,而作八种天垂之象。因生地为邽,名曰‘八卦’。”
    方兴惆怅,指着远方道:“这个诞生了八卦的邽地,便是如今西戎之聚居处?”
    兮吉甫道:“华夏族东迁中原后,邽地逐渐不毛。尧、舜、夏、商各朝时,不断将罪人、叛党流放至陇右,同戎狄杂居融合,便成西戎。”
    接着,兮吉甫转身问秦人向导:“时至今日,不知西戎诸部共有多少分支?”
    向导屈指数道:“势力最强者有四——邽戎、冀戎、狄戎、?戎,部落皆有数万之众。此外还有诸多小部落,如姜戎、义渠戎、乌氏戎、大荔戎等,人口较少,附庸在四大戎部之下。”
    兮吉甫道:“那么,如今驻扎邽地的便是邽戎?”
    向导道:“西戎乃是部落之联盟,邽、冀、狄、?四大戎部的头目会轮番推举一人为渠帅,山下之戎人,便是推举邽戎部落的渠帅速答为首。”
    方兴点了点头,默然不语,暗记于胸。
    很快,时至午后,土方氏前来向方兴汇报,地图已绘制完成。
    方兴、兮吉甫览毕,果然将陇右地势、险要尽标注妥当,便欣然率部下山,准备向召公虎汇报。
    待一行人下了9龙峰,已是傍晚时分,秋风瑟瑟。召公虎、秦仲及王师众将早在中军帐内等候多时。二人回营,便把山上所绘之图交到召公虎手上。
    众将摊开地图一看,陇右之地理风貌尽收眼底,详实精准,便如同登高所见一般,皆对方兴交口夸赞。
    注:
    1、实际今陕西兴平另有“犬丘”,秦时为章邯封地废丘。本书补叙懿、孝二王之事,与秦犬丘合二为一。
    2、邽、冀、狄、?四部有史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灭邽、冀之戎,置邽、冀两县。秦穆公时,并狄、?等戎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