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41章 召公虎 ? 叁(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是犹豫不决停留原地。
    “方叔?你还有事要禀否?”召公虎知少年素知礼法,定有话要说。
    方兴尴尬一笑:“太保,关于五路犯周,在下有几句不知深浅之语,不知当讲不当讲。”
    召公虎也料他定是为此事,于是顺口问道:“依你之见,此次王师当如何行动为妥?”
    方兴作了一揖:“在下便姑妄言之。”
    “但说无妨!”
    方兴道:“五路犯周虽说声势浩大,但并不会触及大周之根本,周王师只要运筹得当、应对得法,还是可以渡过此劫。”
    “继续!”少年能举重若轻,对这件人人闻之色变的大周危机另有见解,如何不让召公虎眼前一亮。
    “北面赤狄、白狄,西面西戎,东面淮夷,南面荆楚,虽说这四路戎狄蛮夷来势汹汹,但距离大周腹心地带山高路远,旬日内对京畿地带威胁甚微。即便他们冲破诸侯国防线,兵锋直抵镐京、洛邑城下,但只要周王师拒城而守,叛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正犯兵家大忌,早晚难以维持。”
    召公虎开始面带微笑,抚须道:“此言甚有见地!”
    方兴则继续道:“因此,五路犯周,心腹大患反倒是这五路中实力最弱者——伊洛之戎。他们企图掐断镐京、洛邑之间的崤函命脉,此隐患不除,大周才是真的危急!”
    召公虎拍案称妙:“方叔此言大合孤意!实不相瞒,明日孤正准备率领王师东进,先平伊洛之戎而后快!”
    方兴说得兴起,又补了一句:“在下斗胆猜测,一旦太保率王师击退伊洛之戎,其他四路叛军想必闻风丧胆、不战自退!”
    召公虎闻言,倒是收敛笑容,肃色道:“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为帅者切勿妄作猜测。此言私下说说便罢,万万不可在将士前言说,必会使三军懈怠。”
    方兴闻言,忙欠身赔罪:“太保恕罪,方兴失礼多言!”
    召公虎摆摆手道:“无妨,此见解已十分深刻,没想到你足不出户,见识早已远超一干朝臣多矣。”
    方兴称谢后又陷入沉吟,思索再三方道:“实不敢瞒,在下适才所言,只是拾人牙慧而已。献出此策者另有其人,方兴不敢专占。”
    召公虎大惊,连忙问道:“竟有如此高人?速速为孤道来!”
    于是,少年把如何意外结识兮吉甫,如何和同对方谈诗、论时政、观祖奠之事,详尽地说了一番。在召公虎细问之下,方兴又简要介绍了兮吉甫的出身与在镐京城的际遇。
    “十四年前,确实有听闻蜀国特使来访,只是后来不了了之,”召公虎感慨万分,“孤知兮氏历来为蜀国卿相,不料其后人居然颠沛流离,在镐京城一流浪就是十余载,真乃造化弄人也!”
    方兴极力推荐:“此人不但料事如神,还是个采风才子。此等人才,倘能为太保所用,定能大显身手,为此役出谋划策!”
    召公虎叹道:“如此智慧贤者,为何朝廷竟不能发现,乃至重用?当初彘林之时,赵札、杨不疑、蒲无伤等英才先后与孤失之交臂,痛惜至今。这番,不可再错过如此青年才俊也!”
    想起朝廷上那数不胜数的庸碌贵族,召公虎便痛心疾首。他们占着公卿大夫的高位,享受着朝廷食邑和子孙庇荫,临事百无一用,临敌百无一策,只会混吃等死。
    反倒是国野民间,有众多遗珠埋没,真乃大周之憾。召公虎早就有意拔擢一波布衣大夫,可大周世卿世禄、贵族仕官已为成例,如之奈何?只得徐徐图之。
    召公虎思索片刻,又问道:“你可知兮吉甫住所何在?”
    “在城外沙洲。”方兴点了点头。
    召公虎下定决心,转身取出一个令符,交于方兴手中:“此乃孤之特权,可在宵禁之时畅行各城门无阻。孤在修书一份,你乘着太保府轺车,前去邀请这位兮先生。明早太庙授兵后,孤要与他同乘畅谈!”
    “在下遵命!”方兴待召公虎封缄完毕,领符出府不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