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师寰等大夫于太保府,正式给方兴加冠晋冕。
这些卿士们目睹了方兴成长,看他从少不更事的赵家村野人少年,变成如今饱读诗书的有为后生;而布衣大夫们也都与方兴相交甚笃,对这位年纪最幼的小弟也颇为器重。
加完“士冠礼”,方兴便正式成人,成为镐京城国人中的“士”阶层。
听闻方兴加冠,乐坏了朝廷上他的一位“老熟人”——位居9五之尊的周王静。
此前,方兴在汉阳和议中大放异彩,用三寸不烂之舌说退楚军,并让楚子熊霜北渡汉水与召公虎、汉阳诸姬结盟,并时隔百年后再次朝贡,立下一大奇功。当时,周王静便在表功平叛诸臣之时许诺,当方兴行过冠礼之后,便可入朝为大夫。
周王静也并未食言,他特地让大宗伯王孙赐挑了个吉日,在朝会上召方兴上殿,对其赞扬有加。先是表彰了他在彘林护驾厉天子之功,又对他随召公虎平定五路犯周时的几桩功劳极尽褒扬。
其后,命人宣读册封敕令:“兹封方兴为职方氏、中大夫,隶属大司马所辖。掌地图,辨其邦国、都鄙及9州人民与其物产财用,知其利害得失,规定各邦国贡赋。钦此!”
方兴受宠若惊,连连领旨谢恩。
召公虎心花怒放,与大司马程伯休父相视一笑,有这位后进才俊加入,算得上是周王师的一大幸事。
要知道,职方氏乃是兵部实职,掌管天下地理,在行军打仗之时勘绘舆图,算得上是周王室的“眼睛”。
更何况,此前南仲、师寰、兮吉甫、仲山甫也仅仅位居下大夫而已,而方兴刚刚成年,便被封为中大夫,跃居四人之上,可谓平步青云。
周王静亲自为方兴庆贺,谆谆教诲道:“方大夫,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天下之地,辨天下9州,分诸侯之邦国、都鄙,以及四方五服——四夷、八蛮、七闽、9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9谷、六畜之数。此乃要职,切不可让余一人失望!”
方兴顶礼而拜:“微臣才疏学浅,敢不报效死命!”
周王静大喜,命程伯休父出班,告知方兴9州山川之险要,与四方五服之分野。
程伯休父道:“9州者:东南曰扬州,其山曰会稽,其泽曰具区,其川曰三江;正南曰荆州,其山曰衡山,其泽曰云梦,其川曰江、汉;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山,其泽曰圃田,其川曰荧、雒;
“正东曰青州,其山曰沂山,其泽曰望诸,其川曰淮、泗;河东曰兖州,其山曰岱山,其泽曰大野,其川曰河、泲;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山,其泽曰弦蒲,其川曰泾、汭;
“东北曰幽州,其山曰医无闾,其泽曰貕养,其川曰河、泲;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山,其泽曰杨纡,其川曰漳、汾;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恒山,其泽曰昭余祁,其川曰虖池、呕夷。”
言罢,少傅仍叔将一卷精美的《禹贡9州图》赠与方兴,算是送给这位得意门生的毕业大礼。
召公虎也不忘叮嘱道:“此9州与当初大禹治水后划分之9州大致相同,便是大周疆域范围所在。这副《禹贡9州图》为传世之宝,乃天下地理舆图最详尽者,本就该交于职方氏大夫管辖,方叔还需妥善保管!”
方兴感激不尽,含泪收下这份厚礼。
程伯休父紧接着介绍五服之分,皆录于职方氏帛书之中:
“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曰侯服,又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后每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
方兴拜谢,接过帛书,谨记于心。
紧接着,百官之长卫伯和出班,为其介绍职方氏之属官,多达十余人之众——
有掌土圭、建邦国都鄙之法的土方氏,掌来远方之贡赋的怀方氏,掌天下之道路的合方氏,掌道四方传布政训的训方氏,掌制邦国封疆地域的形方氏。此外,还有掌山林、川泽、丘陵之名及珍异之物的山师、川师、邍师,掌邦国法则的匡人,掌诵王志、道国政的撢人等等。
自受官之日起,方兴便离开泮宫,也不再栖身于太保府,而是搬入大司马府中起居、办公。方兴再拜,称谢告退。
至此,周王静登基以来,召公虎共拔擢五位布衣大夫——
其中,南仲、师寰掌管武事,兮吉甫、仲山甫操持文事,现方兴又担任中大夫要职,国人传为美谈,号曰“布衣五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