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03章 伯阳 ? 名师高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结束泮宫一日的学业,伯阳端坐在家中书屋,翻着父亲收藏多年的简牍。
    正发困时,听闻门外有人叩门,分辨声音,正是父亲太史颂。
    伯阳连忙起身,出门相迎。
    太史颂满面蔼色,问道:“我儿,正在用功否?”
    伯阳长作一揖:“正在温习《周书》,读到《牧誓》一篇。”
    “甚善,”太史颂很是欣慰,旋即道,“可惜为父要打断你片刻,门外有贵客来访。”
    “贵客?哪来的这许多贵客……”
    伯阳一愣,想到数日前申伯诚和方兴曾来造访,今日不知又有谁纡贵前来。看样子,近来太史府邸倒是热闹非凡。
    “说来也奇,”太史颂笑着摇了摇头,“这几次来此拜访的卿大夫,都不是来找为父我的。”
    伯阳一凛:“难道,又是找我的不成?”
    “正是,点名要找神童伯阳,”太史颂抚摸着爱子的后脑,“看来你最近很是闻名嘛。”
    伯阳吐了吐舌头,笑道:“那敢问父上,今日来的是哪位卿士?”
    “王子友。”
    “大宗伯?”伯阳挠了挠头,灵机一动,“父上,我已知他所来何意也!”
    太史颂讶异道:“可别乱说,你如何知道他所来为何?”
    “定是为鲁国之事前来。”
    “唔。”太史颂略有沉吟。
    一提到鲁国,伯阳就能觉察出父亲脸上的异样。今日朝堂之上,周王静粗暴干涉鲁国内政,胁迫鲁侯敖废长立幼之事,已然传得镐京城内路人皆知,想必不久就会传遍天下。就连泮宫之中今日众师生也无心学业,都在私下谈论此事。
    而要论朝中大夫最惆怅之人,定然要算上太史颂一个。毕竟,待此事热度一过,其他卿大夫便对此事逐渐遗忘,但太史不同,他必须用笔削记录天子的一言一行,今日这一切,他竟不知道该如何写入史册。
    自古太史秉笔直书,不该为王者讳,太史颂何尝不是如此。
    伯阳也知道父亲的苦衷,今日之事的严重性,丝毫不亚于昔日周夷王烹杀齐哀公一事。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周四方诸侯们,谁还敢轻易来朝大周、觐见天子呢?
    厅堂。
    王子友端坐在客位之上,与太史颂父子见礼。
    从某种意义上,伯阳和王子友还算是泮宫的同学——王子友出仕之前,伯阳刚刚入泮宫就学,二人有过半年左右的同窗情谊。后来王子友担任大宗伯,出使山东诸国,便再也没回泮宫就学。
    至于泮宫中另一位传奇人物方兴,伯阳则无缘相见。待伯阳入学之时,方兴已然被拔擢为布衣大夫,追随召公虎东征西讨。与这位年少闻名的奇才擦肩而过,成了伯阳一大遗憾。
    不过,因为王子友的到来,这个遗憾很快就会被弥补。
    “太史,孤有个不情之请。”
    “请讲。”
    “孤此次出使鲁国,想向你借一个人。”
    “借人?”太史颂愣在当场,似乎没听清楚。
    “不是借你太史寮中人,”王子友微笑道,“是借令郎同往,不知……”
    伯阳早已猜到王子友来意,生怕父亲拒绝,赶忙应承道:“愿意,伯阳愿意前往!”
    “你……”太史颂历来严谨,见儿子插话,不由有些恼怒。
    伯阳哪里肯放弃这千载难逢的出使机会,忙道:“父上听禀,伯阳埋头苦读数年,却始终未得以用双脚丈量大周国土,圣贤皆言知易行难,大宗伯有意带儿增长见识,父上应当高兴才对!”
    太史颂被一番抢白,略有尴尬:“那他在泮宫的学业……”
    王子友笑道:“太史不必担心,此事我会与少傅仍叔商议,准令郎半年之假。”
    伯阳也抢着安抚父亲道:“父上,此行出使鲁国,大宗伯为正使,小宗伯方大夫为副使,此二人皆大周饱学之士、昔日泮宫中之佼佼者也,父上还怕儿子此行耽误学业么?”
    “此言有理,”太史颂这才略有心宽,“只是此行数月之久,为父倒不甚担心,只是苦了你母上……”
    伯阳笑道:“放心,我这就去和母上说。”
    言罢,王子友也准备告辞:“后日便是吉日,宜出使四方。明日朝会后,伯阳小友,你与孤在大有楼上相见,细谈出使之事,何如?”
    “谨遵贵命!”伯阳大笑,连连称谢。
    与父亲太史颂一道送走王子友,伯阳便蹦蹦跳跳进了内宅,与母亲诉说此事。太史夫人虽百般不舍,但耐不住爱子百般相劝,总算忍痛答应。
    一夜无书。
    次日,算准朝议结束的时间,伯阳便依王子友吩咐,来到大有楼上。
    今日大有楼上热闹非凡,原是申伯诚做东,为王子友、方兴、伯阳出使鲁国而饯行,并邀请尹吉甫、仲山甫前来。
    饭菜已齐,除了此间主人仲山甫尚未到场,其他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