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主子左右,守着主子一辈子!比起皇后,如今的主子说实话更为随和亲切些,且不把她们当做下人看,
直白点说,如今的主子把他们看做是平等的人,不许他们做奴才的动辄跪拜,不许他们自称“奴才”,不打骂、随意斥责他们,每天只需做好份内的事儿就好。
总的来说,他们现在过的日子很自在,感受不到丝毫压抑,不用时刻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冲撞哪个贵主儿,进而被打杀掉。
翌日,叶夏栽种红薯的这座庄子上很是热闹,却也被一支两三百人的御林军戒备森严。
永康帝着日常便服,双手负于身后站在地头,在他左右站着叶太傅和靖王夏墨寒等朝廷重臣,看着地里的佃户们在叶夏带领下,
个个满满笑容,又小心翼翼,手上动作不停挖红薯,看着那些挖出来的红薯个个大如碗口,看着年轻力壮的佃户把红薯装框,挑到空旷地儿过称,看着一堆堆红薯山,包括永康帝在内,站在地头上的所有人无不目瞪口呆。
“皇兄,这红薯的亩产量看着远不止三十五石。”
一行人来到叶夏的庄子上,永康帝开口就着罗福海带着几个宫人清洗数个大红薯,切块装盘,捧到夏墨寒和众朝廷重臣面前,
着每人拿起一块食用。皇帝发话,即便有那心生抗拒的,还是规规矩矩地捏住一块红薯咬食,发现吃进嘴里脆甜可口,所有人无不心生惊讶,
围住永康帝和叶太傅问这问那,随着知道的越多,个个激动得不要不要的,有过于感性的,直接抬袖抹泪,喊着天佑大夏。待看到一亩地挖出一堆堆堆积如山般的红薯,永康帝和一众朝中重臣,能不惊愣?
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这说的就是永康帝和叶太傅,两人通过叶夏写的信和红薯栽种手稿中有了解到红薯亩产量高达三十五石,
对此,永康帝是很怀疑的,叶太傅则是相信又不怎么相信,亩产量三十五石可食用的作物,这不是他不想相信,是简直没法相信。
因为叶太傅对农务还是有所了解的,像好点的土地,亩产粮食三石多就已经很了不起,一般情况下,亩产都在两石到三石之间,这一下子亩产量三十五石,确定不是开玩笑?
不是在白日做梦?怀着对叶夏这个闺女惴惴不安的心情,叶太傅陪同永康帝来到叶夏这座庄子的田间地头。为何惴惴不安呢?
叶太傅担心啊,怕闺女夸大事实,犯下欺君之罪,引来杀身之祸。不过,担心归担心,叶太傅又相信闺女不会说谎,尤其是闺女近来发生的变化,
让叶太傅觉得次女的脑子是清醒的,万不会无的放矢,这不,老人家一路来到叶夏的庄子上,就不免惴惴不安起来。此刻,
看到那堆积如山般的红薯,叶太傅总算把心彻底装进肚子里,他闺女没夸大其词,这红薯的亩产量,他随便这么看一眼,也能看出不止三十五石。
心中为闺女感到欢喜又欣慰不已,静等皇上开进口,给他的乖女儿封爵。
“王爷,微臣看起码有四十石。”
“张大人,你估算少了吧,我觉得起码有四十五石。”
“三十八石,我看有三十八石!”
“皇上,您觉得能有多少?”
叶太傅没去理会众大臣估算的亩产量,看向永康帝问。
“三十五石不止,具体有多少,得过完称才能知道。”
永康帝如是说了句,提步走向堆积在不远处的“红薯山”。
夏墨寒站在地头没有动,他长身玉立,袍摆和脑后散落的墨发随风轻舞,一双眼眸落在田间那抹纤细,唇角含笑的身影上,久久没有挪离。
这是他看到女子又一个不同面,早前在街上,她给他的感觉是恣意潇洒,不拘礼节,随后富有善心,后来在其府,她给他的感觉是清雅淡然又透着些许疏离,今日,她的给他的感觉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他对高门大户培养出的闺秀认知。
身着一袭葛布长衫,头发用木簪随意束成男儿方式,袍摆别在腰间,全然不顾泥土染脏鞋履,就那么和男男女女的佃户们有说有笑,指导众人挖红薯,且自个有加入其中。
不仅仅如此,她自己的孩子和认下的那个义子,昌国公府世子,四个小孩儿同样身着葛布衣衫,忙忙碌碌地抱起一个个红薯往竹筐里装,但奇怪的是,他竟半点不觉得女人有何不妥。
“靖王……”
永康帝的声音传过来,无疑拉回夏墨寒的思绪,他抬脚走向永康帝,就听永康帝问:“站在那看什么?”
夏墨寒怔了下,随口回应:“就看看大概还有多长时间能挖完。”
“估计还得等一阵子。”
永康帝说着,手指称重过的红薯:“刚过完半亩地的称,合计下来有二十六石。”
看着永康帝眼里的笑意和神色间怎么都掩饰不住的激动,夏墨寒揖手:“恭喜皇上,这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