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女人,不好应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唉...娘知道。”李云氏无奈地叹了口气。
    “母亲,孩儿可以拒绝叔父,但不能拒绝王命。当今,长沙王的话如同圣旨,抗旨不遵的罪名,咱们李家承受不起。”
    说到这,李峻跪坐在李云氏的身侧,握住了李云氏的手。
    “可...可娘真的怕了,怕你会与你父亲、你兄长一样,被他们给......”
    李云氏的声音哽咽起来,刚刚止住的泪水又流了出来。
    跪坐在一旁的裴璎赶忙替婆婆擦拭泪水,右手揉着婆婆的后心处。
    重伤醒来后,李峻一直将李云氏当做自己的母亲,他不想因为这件事让年事已高的老人过度忧伤。
    见母亲再次流泪,李峻故作轻松地说道:“母亲,您放心,孩儿的聪慧比谁都要强百倍!他们斗不过我,谁也害不了我。”
    见儿子如此不加掩饰地自夸,李云氏破涕而笑:“你瞧瞧,你瞧瞧,都成亲的人了,还像个长不大孩子。哪有这样夸自己的?也不怕新妇笑话。”
    李云氏口中说着话,笑着望向了身边的裴璎。
    “娘,二郎就是比别人聪慧,璎儿知道的。”裴璎说着,自豪地晃了晃头,也是逗着老人开心。
    “母亲,孩儿此次去荥阳,就是应付一下差事领个俸禄。孩儿管他什么王公大臣的,我都不放在眼里,谁也别想让我为他们拼命。”
    “孩儿的命,那可金贵着呢!谁都不值得我为他们舍命。”
    李峻说的是事实,也是想要老人宽心,但最后的一句话却让裴璎想起了那日平春城的事。
    能说出“谁都不值得我为他们舍命”这句话,说明郎君是惜命的。
    然而,为了自己,郎君宁愿丢刀舍命,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郎君心中那值得之人是璎儿,郎君认为比命更重要的人,也是璎儿呀!
    一句话,让裴璎心绪翻涌,备受感动,眼泪不禁地夺眶而出。
    “你这是怎么了?母亲都不哭了,你...你怎么又哭起来了。”见裴璎泪流不止,李峻有些不知所措地问。
    “还不是让你气的,好孩子,不哭了,不哭了。”
    这次,负责擦拭眼泪的人换成了李云氏。
    不仅如此,一直视儿子为珍宝的李云氏,竟然一巴掌打在了李峻的头上。
    “我...我哪儿气她了呀......”李峻无话应对。
    女人,不好应付。
    两个女人,两个婆媳和睦的女人,难上加难。
    此时此刻,这是李峻的心中所想。
    晚宴设在桑间小筑。
    说到这桑间小筑这个名字,倒还有着一番插曲。
    李峻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桑间小筑,只因西园后山处多有桑树,也便故作风雅地起了这个名字。
    对于这个名字,裴璎觉得甚是奇怪与不妥,她不知道极有文采的郎君为何要用“桑间”二字。
    《礼记·乐记》有云:“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汉书·地理志下》更有记载:“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桑间一词,在书志中多是指男女聚集,荒淫奢靡之所。
    裴璎出身富户,长居闺阁,经史典籍还是读过不少,她知道桑间一词的含义。
    然而,当裴璎向李峻提出异议时,李峻一脸茫然。
    “若说是你我的幽会之所,也是不假,但不淫,也没有奢靡呀?”
    “山上有桑叶,山下有房子,房中有你我,就这样。”
    这就是李峻最终的解释。
    他才不管什么这记那书的,没学过,不知道。一个休憩待客之所,没必要非得去引经据典的考究。
    对此,裴璎也就笑着默认了。
    “雅,大雅之风。”
    这份评价,这份极高的赞誉,是李秀发自内心说出的。
    李峻很赞同,也很高兴,人生难得一知己嘛!
    只是,他对裴璎的那句“”武将,到底都是武将。”颇有微词:“小瞧人...”
    今夜之所以设宴,是为了李秀的即将离开。
    李秀在李家庄已经住了多日,若不是为了军粮一事,她还真的有些不舍离开。
    筹集的粮草已经齐备,仅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口粮,也将在明日从李家庄中拉出,随后便会拔营启程。
    因此,李秀又带了些南夷军回庄子,为明日的押运做准备。
    虽说接触的时间不长,但裴璎与李秀倒也是姐妹情深。
    不仅仅是因为救命之恩的缘故,两人对彼此性格的喜欢,也是她们相处融洽的重要原因。
    司州与宁州两地山水相隔,路途遥远。
    两姐妹知道,若想再能见面并不容易。此次一别,或许真得会再无相见之时了。
    “妹妹,此番离别要保护好自己,知道吗?姐姐听二郎说了,蜀中乱的要命,妹妹可别与人家拼命。二郎也说了,若有不妥,就让你赶紧回宁州。”
    “姐姐放心,妹妹知道分寸的,倒是姐姐也要多保重身体。”
    “嗯,我会的。”
    “妹妹,姐姐在平阳,离你太远了。二郎会去荥阳,在京里也有些关系。若日后有什么难处,你就派人去找二郎,知道吗?”
    “知...知道了,姐姐。”
    小筑的卧房内,裴璎如同长姐般拉着李秀的手,一句句地叮嘱着,不时地抹着眼角的泪水。
    此时,李秀全然没有了武将之风,如猫咪一般乖巧地倚靠在裴璎的身旁。
    听着裴璎那关切的话,少女也是不知不觉中流出眼泪来。
    长姐如母。
    李秀没有姐妹,母亲也早早故去,家中除了父亲,仅有一名兄长。兄长李钊常年留在京都洛阳,兄妹二人已许久未见了。
    如母般的亲情,李秀已经有许久没有感受过了。
    此刻,裴璎所显露出来的情意似长姐又似母亲,让常年居于军营中的少女倍感亲切与温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