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新皇登基(二)“我有异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八名修士,仍然是紫府后期!
    整整九十六名紫府后期!
    敢问东域诸国,有几家有如此多的紫府后期?
    这就是秦国的底蕴!
    今日,在东域各国使团面前,秦国赤裸裸地展示自身强大的实力!
    东拒云霄宗,西抗赵国,同时还要对付百万大山的妖兽,以及境内层出不穷的散修,却屹立数千年而不倒的秦国,即使接连损失了数名金丹修士,甚至包括金丹后期的先皇,依旧能轻易摆出近百名紫府后期的修士!
    谁还敢小觑我秦国!
    果然,使团这侧的人群中,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本还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此刻也彻底沉寂下来。
    一名头发灰白的中年人,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缓步行来。
    秦国的太上长老,元婴老祖秦雄毅!
    队伍最后,还有七八名王子王女,均是金丹境界的修为。
    在秦国,凡是秦氏子弟,无论嫡脉庶支,突破至金丹后,只要通过祖地的测试便封为皇子,余者为王子、王女。
    至于秦明月的长公主身份,却是独一无二,乃是先皇知此女前途远大,特意给予的恩赐。
    百余人的队伍进入大殿后,严椟率先走上高台,在宝座前站立,秦元琅、秦昭塬以及秦雄毅在宝座之后,其余王子王女在高台两边站立。
    剩余九十六名紫府后期则在高台下,沿台阶分两队昂首而立,威风凛凛。
    鼓声连敲九记,严椟打开手中的黄色绢帛,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卷命,列圣之洪休,奉太上皇帝之敕谕,属以伦序,入奉宗祧……”
    “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
    “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
    “其以明年为XX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诏书念毕,大殿内所有黑色或红色服饰的秦国修士、臣民,皆一一跪拜在地,连声高呼!
    严椟满脸笑容,亲手将诏书递给秦昭塬,随即退到身后。
    秦昭塬手握诏书,满面春风,大步朝皇帝宝座迈去。
    只要坐在上面,接受秦国群臣的三拜九叩,便名分已定,从此就是一国之君!
    大秦帝国十州四十郡之主!
    即使这个所谓的皇帝,权力远不如先皇,许多事情都不能做主,但怎么说也是皇帝啊!不说别的,皇家秘藏的那些资源,或多或少都将向他提供。凭借着这些资源,就算他资质一般,元婴终身无望,但提升两个境界,踏入金丹后期,还是大有可能的。
    他焉能不兴奋?
    只不过他一向小心谨慎,明哲保身,直到半个时辰前,他还在试探太上老祖的心意。
    他最担心的就是大皇子,还有那个长公主,他知道这两人都没有死,无论从资质,还是名分,都比他更有资格成为皇帝。
    不过嘛,既然你们一直躲藏着不出来,这个皇帝的宝座,就是朕的了!
    然而,就在他刚刚迈出一条腿时,台下传来一声暴喝:
    “且——慢!”
    ……
    鼓乐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看向发声之处。
    这声暴喝,来自各国观礼团所在的区域。
    更准确的说,来自赵国使团。
    发声者,正是赵双鹰。
    严椟面色不豫,从人群中挺身而出,斥道:“赵双鹰!今日乃是我秦国新君登基的大喜之日,你赵国既然作为观礼的使团,就该守这里规矩,休得大呼小叫!”
    赵双鹰却是哈哈一笑:“在下不过是有一事不明,想请严尚书指教!”
    严椟回头看向身后的太上老祖。
    “让他说。”秦雄毅脸上古井无波。
    “你有何事?”严椟大声问道。
    “听说贵国有三位皇子,皆是人中龙凤,英武不凡,深孚众望。为何不在他们当中择其一立为皇帝,却选了一个平庸无能的五王子?”
    当面说对方的新皇帝平庸无能,也只有赵国这样有实力的敌国才会如此毫无顾忌。
    严椟顿时脸涨得通红,怒道:“立何人为帝,乃我国私事,还容不得你赵国置喙!”
    “呵呵,”赵双鹰冷笑道:“就算不立三位皇子,今日如此盛典,这三位皇子,还有那位资质绝伦、国色天香的长公主,为何都不见出席啊?莫不是你们秦国发生了政变,这几位都让你们给杀了?”
    “一派胡言!”秦元琅大喝一声。
    话音刚落,蓦然打了个寒颤,一道阴冷的目光盯向了自己。
    那是太上老祖的方向。
    他不由心中大惧,暗暗后悔自己的莽撞。
    “前段时间,我秦国出了一些变故。几位皇子,在探查一处秘境时,不幸陨落。”秦国太上长叹一声,接着道:“五王子聪明岐嶷,睿质夙成,在宗室深孚众望,故而老夫立他为皇帝。”
    “那几位皇子全都死了?”赵双鹰问道。
    秦雄毅稍稍犹豫,回道:“大皇子,还有长公主下落不明。其余皇子,皆已遇难。”
    “如此说来,那大皇子若是有朝一日回来,这帝位是不是还得给他?”
    “阁下这是何意?”秦雄毅脸色微变:“莫非贵国知晓大皇子的下落?若是如此,还望告知一二,我秦国必然重谢。”
    “不过,今日大典之后,君臣名分便已确定。大皇子即便回来,也只能继续当他的陈王,不可为帝。”
    说罢,秦雄毅冷冷地扫视整座大殿:
    “老夫的话,诸位可都听明白了?哪位还有异议?”
    “我有异议!”一个声音高喊道。
    洪正蠡循声望去,出声的这位,正是他一直暗中关注的那位筑基老者。
    此时他正挤在赵国使团的队伍中。
    而随着这声呼喊,这个瘦小的筑基后期,气息渐渐强大,身材也慢慢变得修长,满头的灰发更是逐渐乌黑。
    一个身材高瘦颀长,脸部棱角分明如刀削斧刻,留着一对八字胡,英武不凡的中年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修为,金丹后期!
    此人正是秦国失踪已久的大皇子,陈王,秦元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