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古时有个叶公子非常喜欢龙,器皿上画了龙,屋檐上雕刻了龙。后来真龙知道便去了他家,结果叶公子却吓得魂飞魄散逃跑了。意味嘴上说喜欢,但其实心里并不喜欢。”
“所以谜底是口是心非,懂了吗?浆糊脑袋。”
闻砚桐被科普之后立马摆出受教的表情,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心中却暗想,别说是那个叶公子了,就是他们这些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看见真龙之后估计直接吓尿。
两人被程昕好好笑了一番,这段插曲才被揭过。一行人走到了半夏街的东头,就看见很多人在大片的空地上放天灯。
数千盏灯接连飞上天空,好似组成了绚烂的银河一般,犹如一道从天而下的繁星瀑布,美得令人惊叹。
闻砚桐抬头看得痴了。
程昕派侍卫拿了几个新的天灯来,然后让寻了一处空桌子,让几人在天灯上写字。
闻砚桐提笔,没有稍加思索,就在灯上写下了一行:愿余生安顺。
身在这繁荣朝歌,兴盛绍京,最大的忧患就是几年之后的内战。闻砚桐不奢求其他,只希望能远离这场战乱,带着原身小炮灰的爹娘寻一处安稳的地方,好好的活下去。
这是她自身的求生之欲,也是对小炮灰的负责,占了她的身子,最起码也要把人爹娘照顾好。
她写的最快,写完之后便想看看别人写的。身边就是傅子献,她凑过去一看,发现傅子献的天灯更简洁,只有一个字:等。
闻砚桐也不好意思去问,又去看池京禧,上面也只有一个字:成。
她纳闷的皱眉,瞥了眼程昕的,仍然是一个字:沉。
闻砚桐:???
她本以为自己的最简单了,却不想这样一比较,自己的字竟然是最多的?
最后去看了牧杨的,就发现牧杨还在埋头写,模样十分认真。
她定睛一看,上面写着:箭术成为天下第一,不再被父亲揍,成为父亲那样的大将军,得到多把绝世好弓……
闻砚桐咧嘴一笑,走过去揽着他肩膀,“朋友!朋友!果然还是咱俩适合做朋友。”
牧杨停下笔抬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是不是有些贪心了?”
“不,不贪心!”闻砚桐道,“多写点,写得挺好。”
牧杨又依言多写了两条,等他搁笔的时候,其他人的天灯都已经放飞了。
闻砚桐特地等他一起放,点燃了灯里的燃烧块之后,她举高了双臂。也不知道该灯多久,她举得双手都累了,于是指尖网上推了一下,想试试能不能放飞。
天灯几乎没什么重量,被这样一推就往上飘了些,但是其中的气体还不够,于是又徐徐落下来。
闻砚桐如此反复了好些次,都有些想放弃了。最后天灯落下来的时候,一只烟蓝色的长袖从她后面伸来,修长的手指拖住了灯底。
“等烧够了时间才会飞起来,耐心点。”池京禧低沉的声音在耳朵后面响起。
闻砚桐忽然有些脸烫,低低道,“举着胳膊累。”
池京禧把灯慢慢拿下来,“可以不必举那么高。”
闻砚桐顺势把手扶上去,眸光往下落,看见自己的手指与池京禧的手指就差了半指长的距离。
她心思一瞬出游,直到池京禧道,“可以了。”
她应声松手。天灯果然飞起来了,她的目光追随着而上,就见天灯乘着微风越飞越高,然后融入了大队伍中,成为那万千盏的其中之一。
每一盏看起来都一样,但每一盏又都是特殊的。闻砚桐的视线追着自己的灯,直到迷失在灯河之中才把目光收回。
回头时,池京禧就站在身边,还在抬头往天上看。他眸色终于没有那么墨黑,映了万千灯火后,闪着微光。
池京禧缓缓低下头来,眼睑半垂,眸子里的灯火便没了,“第一次放吗?”
闻砚桐道,“嗯。”
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放,现代乡镇也有很多放灯的节日,但是不知为何,闻砚桐觉得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放天灯。
池京禧的眼睛盛上了不明显的笑意,说道,“以后多放放,就娴熟了。”
闻砚桐心跳一停,忙把视线往下撇,点头。
池京禧没再跟她说话,而是转头跟程昕聊起来。正月里的寒风一会儿就吹散了闻砚桐身上的热度,平静下来。
一行人又在周围转了转,最后宫禁时间到了,程昕便要回皇宫,于是其他人也就此散去。
牧杨执意要送傅子献回去,于是让傅子献弃了自己的马车坐他的。闻砚桐与傅子献和牧杨不同路,就坐上了侯府的马车。
这还是闻砚桐第一次坐池京禧的专用马车,与去念安寺的那个也是大有不同。里面的装潢几乎能用豪华来形容。
先前一直都是坐牧杨的,但牧家到底是武官,牧渊又是大老粗,不喜在马车里多放东西,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