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办好这差事才是。”
    方法是有了,如何能又快又好做出来就得几人来琢磨。
    肉干的办法蔬菜干也能做,面条的话永璜想了个办法,就是苏叶教他的,用流水线作业。
    揉面团的是一拨人,只负责这个,切面条的是另外一拨人,还有就是专门煮面条,专门炸面条的。
    傅恒起初不明白永璜为何把工序拆开来,还觉得一个人能做的,却让好几个人来做。
    后来发现只做同一件事,那些人就越来越快,越来越熟手的,速度能大大提升。
    面条的晾晒依旧是那个大房子,另外扩建了两间。
    半个月功夫下来,就做好了一仓库的军粮。
    皇帝看后颇为满意,按照这个速度,再两三个月,攻打缅甸的事就能提上日程。
    至于对付瘴气的办法,皇帝也让太医院想一想。
    御医随行比较难,能不能做药丸什么的来缓和一下?
    实在不行,有没预防的法子?
    苏叶记得以前在南方的中医馆最有名的几个方子,一个是小柴胡汤,一个是清瘴汤。
    前者是预防病邪入体,后者对治疗瘴气有一定作用。
    但她虽然知道是知道,药方究竟是什么就抓瞎了,只能让太医院想办法。
    院首听闻苏叶曾见过的清瘴汤方子,恨不能让她立刻回忆起来。
    他又不能真做出方子熬成汤后让苏叶一个个试,喝出什么毛病来,皇帝就要拧了自己的脑袋。
    院首只能把药材和名字对应放在一起,努力让苏叶多看看,指不定就能想起来呢?
    苏叶拼命回想,虽然多年过去了,当初的事还是有一点能回忆得起来,多亏邻居是个老中医,子女都不在身边,就喜欢给她嘀嘀咕咕说一些草药和方子:“秋夕给我记下,有黄连来着,还有陈皮、茯苓……”
    她每天绞尽脑汁,想起什么就让人记下来,生怕忘了。
    “对了,还有朱砂。”
    这还是苏叶听老中医提起的,因为朱砂让她以为是红墨水之类的东西,于是印象特别深刻。
    苏叶明白中医方子讲究的是五行相合的,努力又想到了半夏和柴胡。
    拼拼凑凑了一些,送到太医院那边,御医们对药方极为熟悉,试着用各种药材来中和这个方子,费了老大劲居然真拼出了药方来。
    院首给皇帝呈上药方的时候双手都是抖的:“皇上,这方子实在妙极,也不知道是哪位神医想出来的。”
    太医院从南方找来一个受了瘴气的商人喝了汤药,对方的情况就有所好转。
    一般受了瘴气后腹泻不止,硬撑着回来没几天也就熬不住了。
    商人喝汤药后勉强保住了性命,要恢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起码命是留下了!
    这家人原本都准备后事了,谁知道峰回路转被太医院找上门来,说是有新的除瘴气药方要找人试试,他们自然答应啊!
    多少大夫来看过都摇头,只说商人余下没几天了。
    突然有了救命的法子,家人们立刻应下,看着商人喝下后总算从阎罗王手里抢了回来,一家子高兴得抱头痛哭。
    太医院又陆续找了几个中了瘴气的人来医治,除了一个实在太严重没能救回来之外,其他都救下来了!
    这药方确实能用,指不定能保住多少远征的将士!
    皇帝十分高兴,重赏了太医院。
    新军粮有了,治疗瘴气的法子也有了,那还等什么?
    然而出征的人选却叫皇帝头疼,因为不少武将听说是缅甸就退却了。
    他原本打算点了云贵总督来带兵,毕竟云贵出身更适应缅甸的气候。
    然而云贵总督居然上折子道:“远征缅甸毫无胜算,不如徐徐图之。”之类的话,险些把皇帝气了个倒仰。
    什么徐徐图之,他就是怂不敢战,还想劝皇帝放弃!
    苏叶见皇帝气得不行还安慰道:“云贵总督远在南边,肯定不知道皇上为此做了多少准备。”
    皇帝却道:“朕让人送去折子说明了新军粮和除瘴药方,这家伙依旧觉得不可行。”
    只怕对方压根就没试过送去的新军粮,也对除瘴的药方有所怀疑。
    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对缅甸毫无办法,突然什么解决办法都有了,云贵总督能不疑惑吗?
    他就怕京城不少人想贪功,急功近利弄出什么东西来糊弄皇帝,到时候倒霉的就是那些远征的将士了。
    而且如果远征大败,云贵总督这个带兵的人也得跟着倒大霉,如何能答应下来?
    皇帝简直气疯了,直接发落了云贵总督,然后傅恒就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带兵远征缅甸。
    别人不去,就他去。
    没有比傅恒更明白新军粮和除瘴汤的好处,自然更有信心。
    苏叶还以为皇帝不会答应,毕竟之前提拔阿桂上来,就是不希望傅恒一直把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