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婚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身上还带着夜风的凉意,沐浴在月光里,仿佛像玉石雕刻的一般。
    “醒了?”
    看见她睁眼,微凉的指尖拨开她的衣领,便要探进去。
    温宁按住他的手,长睫微微颤抖。
    “听说世子要成婚了,既是如此,不如就此分开吧。”
    她说完,抬起了头,目光难得的坚定。
    “谁告诉你的?”
    谢景辞眼中墨色半褪,手腕微动,修长的手指便从衣领绕到她净白的脖子上。
    喉咙被他的扳指抵住,温宁不大舒服地侧过头。
    “是我偶然听到的。”
    “不用管。”谢景辞声音不带一丝温度。
    “可是……”
    温宁还想说什么,然而他指尖一扣,温宁就被迫仰起了头。
    冰凉的唇骤然落下,堵住了她开口的机会。
    浮浮沉沉的一夜,等温宁睁开眼,身畔空空如也。
    她怔愣了一会儿,疑心昨夜是一场梦。
    然而第二天,园子里的下人通通换了一遍,这才明白世子的确来了。
    此后,温宁再没有听过什么婚事的消息,也没再见过谢景辞,直到那一日迎亲的队伍踏过她窗子。
    前世今生,这是温宁第一次见到这位“县主”的面。
    尽管她颇为热情,温宁却始终生不出什么亲近。
    微微一笑,便不着痕迹地抽出了被握住的手。
    几个人一同前往了寿禧堂,虽是同路,却各怀心思。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位平康县主着实会说话,不一会儿,便和江娆亲同姐妹。
    一踏进寿禧堂,隔着屏风隐约看见老太君和一个贵妇人说着些什么,那贵妇人垂着头,老太君手中的佛珠不住地捻动,温宁隐约觉得气氛不太对。
    待温宁进了门,老太君睁开了眼,却毫无异色,满是关怀。
    “身子可好些了?”
    “好多了,劳累外祖母关心。”
    温宁福了福,老太君看人的确没事,才放心地点头。
    “都坐下吧。”
    平康县主无论在哪里都是人尖子,今日在外祖母面前,忽然发现温宁这么得脸,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
    “这是你姨母。”老太君给温宁介绍道。
    原来这贵妇人便是与母亲抱错的那位姨母,听说是嫁与了恭郡王,温宁行了个礼,弯身时很难不瞧见她头上那颗鸽血红的宝石,分外夺目。
    “都长这么大了啊,真像你母亲!”郡王妃面上挂着笑,忽而又道,“这个年纪,可说亲了?”
    说亲这种事向来是长辈之间讨论的,温宁母亲不在,被当面这么问了,当下微红着脸只好摇摇头。
    “忠毅侯为国效忠,阿宁的事,我来操心就成。”老太君捻着佛珠道。
    “姐姐走的早,我也是好意。怀玉也没定下,我这不是心想着相看时帮阿宁留意一下。”郡王妃抿了口茶。
    茶碗还没落下,忽而听到一个爽利的声音。
    “平康县主的婚事哪里用的着愁,要愁也怕是挑花了眼罢了!”
    原来是二房的崔夫人带着江家姨妹过来了。
    一提到婚事,平康县主立即低下头,面色娇羞。
    老太君看着这群姑娘,忽而感叹道:“姑娘都大了,也该是成婚的年纪了,前几年为着她们身子着想,多留了几年,再留下去恐怕就要怨我这把老骨头了!”
    “这是哪里的话!”崔夫人笑着道,“大房的不就是多留了几年,近些日子又传了好消息了,可见姑娘家晚几年出门是好的。”
    一提到令容,老太君神情放松了许多:“这孩子从小就有规矩,也是我最放心的一个。”
    她的话只说了一半,但也不难让人联想到后半句,乐容的事多多少少估计还是传到了老太君耳朵里。
    “说起令容,我记得景辞也只比她小了三岁,如今皇太孙都开蒙了,现在又有了一个,景辞怎么还没听见什么消息?”崔夫人岔开了话题。
    “景辞忙于公事,福安公主那边许是在看了。”老太君道。
    谢景辞身上一半流着皇家血脉,如今大房又领着要职,是以他的婚事慎之又慎,老太君并不打算揽过来。
    老太君都这么说了,郡王妃和崔夫人想从这里插手的念头便落了空。
    她们各自怀着心思,一个想着亲上加亲,一个觉得大房如今风头太盛,若是再娶个贵女,恐惹得圣心猜疑,是以把自己的侄女带进府了。
    温宁看着饭桌上的暗流涌动,只当是不知晓。
    待及众人散去,眼看着平康县主与江娆一起说说笑笑,走在莲鸢湖畔,略觉得有些讽刺。
    当下便告了头疼,转过身,抄了一条小道回去。
    绕过湖,走到紫藤架下,温宁忽然看见了谢景辞的身影。
    她微微弯身,表示行礼,也不看他的反应,便径直走过去。
    可擦过他身际之时,右手却突然被攥住。
    温宁挣了下,反被握的更紧。
    她美目微怒,刚想说什么,可外面却忽然“扑通”一下,紧接着传来女子一声尖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