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以民为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殿下心慈,但今日朝议上那些武官们的担忧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张九昭提醒道。
    “先生是指,燕王派人装作百姓夹在流民之中混入城内作为内应吗?”赵旭问道。
    张九昭点头,“太.祖高皇帝修建应天京城时,城墙加固了无数次,殿下又兴建了一道外郭城,加上火.器,城池坚不可摧,只要粮草充足,守住是没有问题的,但就怕有内鬼。”
    “这个本宫自然知道。”赵旭道,“若是如此,便是天要亡我,那么我也认命。”
    赵旭的话让张九昭有些意外,“殿下。”
    赵旭起身,负手走到一旁的窗前,看着殿内凄凉的景色,“其实本宫并没有把握能守住京城。”
    “殿下既然知道必定消亡,为何...”
    “先生是指投诚燕王,将大明送给燕王,以此保全性命么?”赵旭问道,“阿姊也这样劝过,但我没有同意。”
    张九昭盯着赵旭,旋即躬身道:“殿下是武宗之孙,大明的储君,自然不愿意苟且偷生,沦为阶下囚。”
    “燕王会杀我,也许不会,”赵旭又道,指着大殿案上一柄宝剑,“我不想像他一样,浑浑噩噩的渡过一生,一辈子都活在斗争之中,睁眼闭眼都是算计。”
    群臣看到了皇太子赵旭与其父极为相似的阴狠一面,却并没有发现这个少年的内心深处,还藏着不同的一面,若说外界的心狠是因环境所迫,那么内心深处,则是本心使然。
    非经筵讲学之期,于是问道:“殿下召臣来东宫...”
    “先生有治世之才,可惜未遇明主,”赵旭道,“燕王有雄才大略,是个雄主,但对于百姓来说,未必是仁君,燕王世子与其父不同,也许将来,会是一位好皇帝,先生之才不应埋没,也不应随腐朽的朝廷而消亡。”
    张九昭彻底愣住,也许世人都看偏了眼前这个少年,胸襟与气量,皆非老皇帝可比,且眼前的少年,才年仅十余岁,就连他也为之一惊。
    张九昭旋即跪伏下,“殿下...”
    赵旭走上前弓腰扶起,“好了,本宫知道先生想说什么,佛家讲究因果,今日的果,便是当年种下的因吧,作为他的儿子,理应由我来偿还。”
    -------------------------------
    ——仪柔殿——
    与此同时,一名东宫内使进入紫禁城内廷,踏入仪柔殿,带来了皇太子赵旭的令旨。
    仪柔殿内很安静,内使入内自觉的将脚步声放轻,炭火灼烧裂开的一声爆响打破了宁静,“公主,是东宫的人。”
    晋阳公主半躺在椅子上,怀中抱着一只狮猫,狮猫伸了一个懒腰,在晋阳公主的胸前蹭了蹭后便卷缩起,继续酣睡。
    “公主。”内使走上前。
    “太子殿下又有什么话?”晋阳公主抚摸着狮猫问道。
    “殿下说,公主可以从仪柔殿出去了,今后进出宫门还像从前一样,自由往返。”内使道,旋即又补了一句,“但不能出京城。”
    “哦,太子殿下这般好心?”晋阳公主道,“难道就不怕我出去与燕王世子做内应么。”
    内使便又道:“殿下说,出不出去,公主都能知晓与安排外面的事情,无非是没了出入的自由而已。”内使旋即又看着不远处的一只鹦鹉,“殿下还说,公主是殿下唯一的同胞姐姐,在这最后的时间里,殿下不愿再与公主隔阂,也不愿公主像这只笼中鸟一样。”
    内使传完话,便离去了,同时还撤走了看守仪柔殿的众多内侍,良久,殿内无声,晋阳公主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直到出去的许润安回来,“公主,出宫的马车已经备好了。”
    晋阳公主从仪柔殿离开,只带走了一只猫,而那只锦衣卫指挥使送来的解闷鹦鹉,却永远的留在了仪柔殿。
    直到马车离去,身后没有追兵,也没有李皇后的教旨追来,寒冷的风吹起车窗的帘子,宫外的路上,晋阳公主看到了街道上一排排衣衫褴褛的流民。
    今日一早,朝廷便下了布告,京城收纳各地灾民。
    “怎么一下又这么多人?”晋阳公主望着灾民,期间还有许多不足腰间高的幼童。
    “他们都是深受战争之苦的流民。”许润安解释道,“今日一早,太子殿下下令开城收容。”
    晋阳公主再次瞧了一眼,道:“我想北平府此刻,也是这般情景吧。”
    ---------------------------------
    ——北平府·燕王府·圜殿——
    殿内,燕王世子赵希言端坐于台上与文武百官商议着处置灾民一事,尽乎与朝廷一样,百官劝阻。
    “大王还在凤阳府备战,京城未破,但北平的存粮已经不多,何况凤阳府一战,我军损失惨重,有司推测出的灾民数量庞大,若尽数收留在北平府,恐造成动乱。”有官员道。
    “北平府乃大军的后盾,粮食便是命脉所在,若救济了这些灾民造成前线失败,那我们此次起兵就得不偿失了。”
    “是否可以等大王攻克京城,天下大定之后再来处置。”
    粮食紧缺与灾民数量庞大成为了一大难题也是当务之急,赵希言望着满朝文武,再三思虑后开口道:“人命关天,一刻也不能容缓,况且这些百姓都是因我燕国起兵才导致失去了庇护之所,若燕国此时做出此等绝情之事,那么才是真的功亏一篑,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正因为京城还没有攻克,我们便更不能抛下这些因战争而受难的百姓。”
    “天下民心若尽归顺于燕,那么离攻克京城,也就不远了。”赵希言又道,“当务之急是灾民的处置,先解决眼下的难题,父王治下,百姓富足,太平之时,与各地通商,如今已拿下了晋与代两地,吾记得晋国的商户不少吧,之前在京之时,便在京城第一楼此等一掷千金之地常遇晋商,挥金如土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燕王府左相点头道:“自太.祖建国,天下商人中,尤数晋商日渐兴盛,但商人的赋税本就沉重,缴税之后岂会甘愿再拿出多余的钱粮救济灾民呢,朝廷总不能抢。”
    “不抢,”赵希言道,“我们借,以燕王的名义,借粮。”
    作者有话要说:孰是孰非,都没有定论,没有绝对坏也没有绝对好,这才是人最初的本性,好与坏皆有诱因。感谢在2021-10-3117:58:55~2021-11-0115:52: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衫烟雨客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polaris10瓶;爱星河的清梦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