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春和宫走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成德十四年春,朝廷扣留宗室子弟、京城门紧闭、皇帝卧病不见外臣,种种迹象表明皇帝被外戚李氏所软禁,消息在短短几日内便传遍了九州,封地为关中的秦王便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向东攻占南阳。
    朝臣们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来了,一时间整个朝堂,包括李氏都处在焦虑与恐慌之中。
    ——紫禁城——
    “鞑靼那边可有消息?”李皇后问道几个同胞兄长。
    “鞑靼回信说,要朝廷先行出兵,他们才肯出手。”吏部尚书李知裕回道。
    “狡诈的戎狄,吾便知道,靠他们是靠不住的。”李皇后握着拳头砸在椅子上。
    “朝廷的五军都督府,还有山东的常备军,加上京卫与各地守军,共有六十万,然燕与秦两地加起来的人马还不足三十万,朝廷的军队,总该有一战之力。”
    “朝廷都多少年没有经历战争了,上过战场的士卒连一半都没有,而燕王与秦王的军队镇守边境与关外,久经沙场磨炼,岂是朝廷军队能比的?”
    “朝廷不是还有火.器营么,全部拿出来,命工部全力制造扩充军备,事到如今,只能硬碰硬了。”
    “朝廷胜在人马多,可是这些人临到阵前,都会听从吩咐么?”李氏族中唯一一个着青袍的少年从中问了句。
    “老三,你怎么总是泼冷水。”青袍的嫡亲兄长指责道,“你还是不是李家人了?”
    青袍遂朝座上的李皇后抱袖拱手,“殿下,朝廷的军队是皇帝的军队,几十年的思想教化,他们已然将忠君铭刻于心,而我们之所以可以调动军队,是因为有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他是皇帝的心腹,没有人会怀疑,我们所行,皆是借皇帝的名义,下达圣旨,而如今九州的风声全部指向李家谋逆,皇帝不曾露面,李氏突然归朝,便是流言最好的佐证,如此一来,军心不稳,倒戈燕王的可能性极大,如今起兵的秦王,是因为宗室子弟在我们手中,燕王最是狡诈,不想背这不顾宗亲性命的罪责,故以秦王打头阵。”
    “燕王难道忘了,燕王世子还在我们手中。”李知裕道,“若是逼急了,那就玉石俱焚。”
    “世子只是个筹码,燕王虽过天命之年,但身体健硕,谁能保证在世子死后,不会再有新的世子降临呢?”青袍又道,“老来得子,有此福分者,不再少数。”
    青袍话音刚落,李氏族中参议的十余人便吓得直冒冷汗,“若燕王世子不再是燕王的软肋,以北平府的实力...这...”
    李知裕见族人生了恐慌,遂怒骂道:“做都做了,难道还要反悔的余地吗,你们忘了,李氏书香门第,先祖曾辅高.祖建国,为太宗之师,李氏满门荣耀,为皇帝效命,殚精竭虑,最后却被他过河拆桥,差将灭门,你们如此畏缩,怎对得起枉死的族人?”
    “够了!”李皇后撑着额头呵止道,随后起身离开。
    “殿下,殿下...”几人想要追上前,却被李皇后的随身太监所阻拦,“几位国公大人,皇后殿下乏了,有什么事,之后再议吧。”
    ----------------------------------------
    ——春和宫——
    咯吱——咯吱——
    秋千的长座椅摩擦着红铁架子的支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年轻女子穿着一件浅蓝色的长衫与杏色的织金马面,外披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坐在秋千上,寒风拂过身后年轻人的发梢,她从裘衣内伸出手轻轻推动着秋千,正值盛春,脚下的草已没过皁靴的靴底,庭院里树长也出了新叶,生机,就藏在这阵风中。
    赵希言推了几把后望着脚下被自己踩踏却依然屹立不倒的青草,“也不知道父王怎么样了。”
    晋阳公主伸腿轻轻点地,使得秋千停了下来,“已是盛春,朝廷动作这么大,他们也该起兵了吧。”旋即回过头,转动着双凤眼的眸子,“你得从这里出去,否则兵临城下时,你一定会被他们拉出去作为威胁燕王的筹码。”
    赵希言伸脚,轻轻蹬腿使得秋千再次摇晃了起来,旋即侧身躺下,躺在了晋阳公主的腿上,双手揣入怀中卷缩起,“如果我走了,姐姐要怎么办呢?”
    “春和宫已有多日不曾来人了,这说明外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她们自顾不暇,又哪里再有精力来管我呢,在京这么多年,我也部署了不少,宫内,我有办法传消息出去,我会让伴伴联络你的人,与我府上的人一同制造一场兵变,你有武功傍身,届时趁乱逃出去,京城门出不去,你就去燕春阁找你的那位花魁娘子,我相信,像她这种混迹风月场所之人,一定有办法让你出城的。”
    “等等,”赵希言连忙打断道,“花魁娘子并非我的人,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