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愿为裙下臣》介介/文
身为帝王,景清虽时时揣测人心,然而又不得不承认,他很难猜到宋轻歌的心思。
这个由朝政上向来最难缠的宋家送进宫的女儿,没有过分姣好的容颜、风情万种的姿态和如何七窍玲珑的心思,进宫来也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偏安一隅没有丝毫出挑惹眼的地方。
仿佛离尘世远远地,不愿沾染一点凡尘是非,细细看她的眼睛,时常在不经意时也能窥到期间一种超脱和安然的淡然。
不知是不是景清的错觉,他总觉得那其中掩埋着的是一种压抑在深处的绝望,似乎连生死这样的大事摆在她面前她也能淡然到一笑置之。
只是像没有生气和感情。
宋家的意图是很轻易就能让人清楚的:送女儿入宫争宠,谋得什么好处。
只是宋轻歌的表现似乎只有一开始,除却初次进宫的明目张胆的示好,再没有显露出半分的争宠意味。
仅仅这一点,就让景清也摸不准宋家的想法。
“既然没有,那朕便走了。”景清说完,看着轻歌得体的对他行礼。却未及时捕捉到姑娘脸上一闪而过的状似失望的神情。
“崔盛,我们走吧。”崔盛便为景清掌灯往碧华殿的方向去了。
崔盛做奴才的时日也长,先前还跟着先帝,这会儿景清一路上虽不做声他也能勉强揣测到他心里的想法。
声色不外露,这也算是帝王家对于皇室子弟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故而习惯了演戏,面上那一副副神情或真或假让人看不清楚,久了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旁人轻易也看不清楚。
唯有他们这些在帝王身边待得时日久一些的才稍微揣摩了那么点儿,说来又有些可悲。
如此举动除却所谓的忠心护主竟然又多了些私心:想着紧要关头揣度心思,说不定能保住自己一命。
灯光昏黄,在宫中的甬道给二人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只有二人走过的细碎脚步声、四处的虫鸣和春日清凉的风。
“皇上既是舍不得,何必一定要当着娘娘的面说去沈贵人那里呢?”
景清低头看自己的影子,有一小半被自己踩在脚下,拉得那么长,像匍匐着。片刻后又抬头看黑黑的天幕瞧月亮,可是他没看见月亮,也没看见点点繁星。
“崔盛,她似乎一点也不介意。”
崔盛默不作声了,只是提醒着:“皇上这样不是让你和宸妃娘娘跟着心里都不舒坦吗?”
景清缓缓吐出一口气来:“朕不明白,也是真的看不清楚,她若是对朕丝毫没有所谓的感情,怎么能在初见便对着朕......可又说是有感情,为何他看着朕不论同哪一个妃子姑娘亲近都能做到大方得体视若无睹?”
有时候,景清成熟缜密,但他是极欠缺安全感的,像个幼稚的小孩,也不知晓到底要怎么去看,只能通过这种做法去从中试探窥伺分毫的她的醋意和愠怒,好证明她对自己的感觉。
可是她总是这样或远或近,若有似无,对着他不温不火才着实叫他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
着实应该受罚,他的情绪竟然不自觉地外露,甚至自己的情绪还被一个女子牵着走,这似乎是一个无比危险的预警,但却被此刻的景清忽略了。
走到碧华殿附近,崔盛还是问了一句:“那你看,今日的碧华宫还去吗?”
“去。”若是不去,明日里碧华殿里的这位传出去也不好过。
“就当是探望一下吧。”二人说着进了碧华殿。
妙菱早已经在殿门口等着了,见到景清来将人迎上去请进殿中行了礼。
崔盛跟着在后面用手笼着将灯芯吹熄了。再把灯放到了一边。
侍女和崔盛直接带上门便出去了,妙菱手忙脚乱只得给景清斟茶。
索性景清也没有别的举动,只是掀开衣摆坐下来漫不经心的问候着:“近日在宫中可还习惯?”
“回陛下,臣妾这里一切都好。”
妙菱站在他身侧,怪顺道。内心里对着人模狗样的景清早已经咒骂了千千万万遍。
瞧瞧这眼,一双杏眼似喜非喜,眼尾微微上挑潋滟多情蹙眉颦笑都像是带着引诱勾引的意味,瞧瞧这唇,唇峰分明,唇薄而朱。
单单只是坐在那里,别的什么也不做,就好看得像一幅画一般。
然而她两手绞在一起,根本没空欣赏,只是惶恐不安生怕这会儿就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你很怕朕?”景清纤长的三指捏着茶盏,只是把玩却并不饮茶。
猝然出声,惊得妙菱身子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景清站起身子走到她身侧,低头看她绞在一起的双手,伸手就要去碰上她的手分开两手一般。
沈妙菱看着景清越来越近的动作,内心腹诽:怎么还没来人?
屋檐上,有个姑娘趴在上头,小心翼翼的掀开了两片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