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大篆,竹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叶远收取起来,并没有什么负担。
    在经过了数十米的甬道后。
    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足有十几平方的石洞。
    原本放在石洞正中央的几口木箱。
    因为常年在海水的浸泡下,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一些竹简散落在洞穴内。
    一些还能依稀看清楚上面所记录的文字。
    但有一些,已经因为海水的浸泡变得面目全非。
    “这是什么情况?”
    在看清楚石洞内的情况后。
    叶远呆愣愣的悬浮在海水当中。
    前人千辛万苦,只是为了把一些竹简藏匿在这里?
    叶远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
    虽然来之前,他也不认为这里会有什么保障。
    但最起码,一把青铜钥匙应该会有的吧?
    最不济,也要有一些稀释珍宝,或者是类似于王权信物一类的东西。
    这才对得起这么远藏宝的艰辛才是。
    可现在事实很忙情况?
    几箱子的竹简?
    这东西至于搞得这么神秘吗?
    叶远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吐槽前人的行为。
    但事已至此,他吐槽也没什么用。
    先不管这些竹简上记载的内容是不是和自己得到的那些青铜匙有关。
    总之被自己发现了。
    就没有不收走的道理。
    于是大手一挥。
    散落在洞穴各地的竹简被他收捡一空。
    最后再次利用感知扫描这十几平米的山洞。
    确定没有任何遗漏后,才翻身按照原路返回。
    在回去的路上,叶远总结了这次出海的收获。
    首先,那几箱子竹简,是这次寻宝最大的收获。
    其次,就是那些不知名的透明生物。
    其他,就没什么了。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竹简上记载的内容。
    但他相信,上面一定记载着什么天大的秘密。
    不然,那些人也不会不远万里,把这些东西隐藏在这么一个神秘的海岛上。
    至于为什么要藏在海底?
    叶远却是能猜到一二。
    以他进入洞穴后看到的情况。
    从那些未做过任何防水处理的木箱推断。
    当时埋藏这批竹简时。
    那处海岛应该还属于海面上的正常海岛。
    只是因为这么多年过去。
    一些原本的海上岛屿,都会沉没下去。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两部分原因造成的。
    一是外在因素。
    由于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
    二是内在因素。
    比如板块运动致使岛屿下沉。
    或者是岛屿自身坍塌。
    岛屿底部就像蛀牙一样被“蛀蚀”掉。
    总之,这种原本还处于海面之上的海岛。
    在经历了一些时间后,变成一座海下岛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事情。
    所以叶远推断,之前埋藏竹简那些古人。
    应该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们‘藏宝’的地点,会沉没下去。
    不然,他们也不可能选择这里作为藏宝地了。
    至于这些竹简的价值,叶远只能回去再研究。
    没办法,之前已经大体的用精神力查看了一下竹简的内容。
    虽然经历了这么久的海水腐蚀,但依稀一些竹简上的内容。
    还是可以分辨出来。
    也正是因为叶远分辨出来竹简上的字体。
    才感觉到一阵头大。
    之前他已经对小篆、隶书都有所涉猎。
    甚至于一些作用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叶远也是学习过的。
    但这些竹简上的文字。
    既不是小篆,也不是金文。
    更不是后来通用的隶书。
    而是更早一些的大篆。
    这就让叶远有些难办了。
    毕竟对于大篆他还是真的没有了解过。
    这并不是说叶远不想学习大篆。
    而是因为大篆这种文字,它太特殊了。
    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秦国未统一之前。
    各国使用的字体主要是大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这些文字体系被称为大篆。
    大篆包括多种不同的字体形式。
    如象形文字和金文等。
    每个国家的书写风格和规范都有所不同。
    大篆的特点是写起来较为麻烦,且偏旁部首经常变化。
    由于大篆的书写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同国家的文字在结构和笔画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国文化的独特性,也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