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招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同理,如果选择抛弃大军所有的辎重,就算在一天内赶到淄川也没什么鸟用,因为没有了火炮和粮草,这仗也就没法儿打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加快行军速度呢?
    如果只是单纯的加快行军速度其实也没有什么鸟用,因为按照每天走四十里的速度来计算,那么赶到淄川就得三天甚至四天的时间,等到了淄川,福康安估计也凉透了。
    同时,一味的加快行军速度就意味着后军就必然面临着朱劲松的袭扰,就算负责断后的绿营不至于溃散,逃兵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
    而更让人蛋疼的是,哪怕阿桂狠下心来,既不管福康安的死活也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同样也解决不了问题。
    因为,就算是不增加行军速度,绿营也一样会产生大量的逃兵,搞不好,八旗营的兵丁也被会绿营兵丁给带跑偏。
    这局面,怎么看都是一个必死的死局。
    低头盘算一番后,阿桂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声,对傅桓道:“还是加快行军速度吧,饮鸩止渴也未必会死。”
    傅桓也无奈的嗯了一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然而让阿桂蛋疼的是,当两个人加快了行军速度之后,朱劲松这个天字号的反贼就会时不时的偷袭负责断后的绿营,如果阿桂将八旗马甲派出去巡视,朱劲松这个逆贼就会抢到大军的前面去埋地雷。
    简直就是防不胜防。
    阿桂就想不明白了,自己手下这可是好几万大军啊,好几万大军一起行动,首尾相距足有两三里地,那朱逆到底是怎么做到袭击完后面断后的绿营之后又跑到骑子的前面去埋雷的?
    更可恨的是,朱劲松这个反贼头子实在是不讲武德。
    你说他埋雷就埋雷吧,反正阿桂也控制不了朱逆的行踪,可是朱劲松这个不讲武德的反贼头子在每次埋雷之后还不忘竖上一块提醒阿桂有地雷的牌子。
    而这块牌子通常都是靠近淄川方向的。
    也就是说,只等被炸过一遍,通过了雷区之后,阿桂派出去的探子才能看到朱劲松提前竖起来的提示牌。
    实在是欺人太甚!
    再到后来,阿桂和傅桓干脆决定让军中转运辎重的民夫充当探子,至于需要运输的辎重和粮草则是让绿营兵来运输。
    反正炸死几个民夫不心疼,还能顺便安抚安抚绿营,减缓绿营兵丁当逃兵的速度。
    这种强逼着民夫在前面探路的法子一出来,朱劲松那个不讲武德的确实不再埋设地雷了,可是他又改变了玩法,开始不断的带人在远处打冷枪。
    一开始的时候,阿桂和傅桓还想着派八旗马甲去追击,毕竟每次打冷枪的就那么几百号人,而满州马甲却足有一万之众,就算用人堆,也能把姓朱的给堆死。
    可是阿桂和傅桓是万万没想到啊,朱劲松那个反贼头子实在是太不讲武德了,只要远远看见满州马甲的影子就立即逃跑,丝毫没有跟满州马甲交战的意思。
    如此一来,阿桂手下的绿营兵们提桶跑路的数量又再一次增加,毕竟没人愿意走着走着就被人打死。
    所以,等阿桂带兵赶到孝妇河西岸的时候,原本的十二万大军,就只剩下了五万多但是不到六万的样子。
    然而,真正让阿桂和傅桓绝望的剧情才刚刚开始。
    一开始的时候,阿桂和傅桓寻思着既然已经到了孝妇河,那怎么着也得把对岸的叛军干掉才是,毕竟两人手里的火炮加起来足有几百门,就算是一枚炮弹砸死一个叛军,自己手里的炮弹也能把对面的叛军砸个差不多。
    可是当真正打起来之后,阿桂和傅桓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自家手里的火炮数量确实多,对面叛军摆出来的火炮数量也确实不多,论起数量来,自己这边确实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可是火炮这玩意拼的是威力而不是数量。
    论射程,孟良崮造出来的火炮比阿桂和傅桓手里的火炮远了那么一丁点儿;论威力,阿桂和傅桓手里的火炮用的是实心弹,而孟良崮用的却是开花弹,里面还掺杂了大量的铁钉和碎石子,杀伤力也比阿桂和傅桓手里的火炮强了那么一丁点儿。
    就是射程和威力都强了那么一丁点儿,就使得阿桂和傅桓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接连吃亏,绿营兵的逃兵数量更是直线上升。
    跟孝妇河东岸的叛军对峙了短短两天后,阿桂和傅桓手里就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马。
    这三万人马当中,八旗马甲占了一万,八旗步甲步了八千,绿营兵丁只有四千,剩下几千则是民夫。
    阿桂这个钦差大臣愁,而傅桓这个福康安名义上的爹也同样发愁,两人愁的那是一把一把的薅头发。
    当然,还有一个好消息能够安慰安慰犯愁的阿桂和傅桓,那就是福康安并没有像朱晓松说的那样儿被挂在城门楼子上等风干。
    这就意味着福康安很可能还活着。
    只是愁着愁着,阿桂的脑子里却忽然冒出来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而在仔细琢磨了一番后,阿桂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靠谱。
    在心里组织了一遍说辞,阿桂才开口道:“傅桓兄,你说,咱们是不是都想歪了?”
    傅桓一愣,不明所以的问道:“什么想歪了?”
    阿桂道:“你说,那朱逆杀官造反是为了什么?还真就只是为了那些泥腿子?这种话,你信吗?”
    傅桓摇了摇头,说道:“这种话,我自然是不信的,那水浒传里不都写了吗,杀官造反,只为招安,要说那朱逆是想当皇帝,我还有可能会相……”
    信字还没有出品,傅桓却忽然愣住了。
    对啊,那水浒传里不都写了吗,杀官造反,只为招安。
    就算朱劲松那个反贼头子志向远大到想当皇帝,可是打仗这种事儿它总是有风险的吧?你朱劲松就能保证你肯定能活到当皇帝的那一天?
    所以,只要你朱劲松肯接受招安并且承认咱鞑清朝廷,那咱鞑清朝廷以后就不用费劲八难的剿匪,你朱某人也用不着把脑袋别在裤要带上,这样儿多好?
    大不了,本大学士和阿桂大学士一起上折子,请万岁爷封你朱劲松为齐王或者鲁王或者什么其他乱七八糟能够世袭罔替的王爷,再给你一块封地让你自己折腾,不知朱王爷意下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